TechTarget存储 > 分析

分析

  • VM环境下存储平台的五点建议

    2015-07-01

    随着服务器虚拟化与私有云的关系日加紧密,自动化迁移数据就变得日益重要。一个虚拟存储平台能够支持更灵活的工作负载配置,避免厂商碎片化和产品筒仓,并且交付一个更加一致的服务体验。

  • 《复仇者联盟2》的IT能人:钢铁侠利用云服务打垮绿巨人

    2015-06-23

    《复仇者联盟2》中有很多IT大秀的神来之笔啊。还记得钢铁侠大战绿巨人么?你知道钢铁侠立于不败之地的秘密是什么吗?

  • 惠普存储老板谈走上软件定义存储之路的七个初始步骤

    2015-06-22

    软件定义存储可以通过智能软件而非存储硬件本身来管理存储基础架构并实现自动化。但是面对如此多的软件定义存储解决方案,怎样进行选择呢?

  • 拯救存储的下一代技术

    2015-06-16

    不夸张的说,在过去的五年里存储业界的发展规模甚至超过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变化。缘于数据分析及计算方面的高级功能需求,存储经理们需要开始更为密集的面对与数据相关的工作。

  • 服务器存储归来

    2015-06-15

    随着近年来各种存储技术的出现,存储架构师在构建理想的存储方案时有了更多的选择。过去大家根据DAS、NAS和SAN的各自特点来规划企业存储系统,而今天,软件定义存储受到了更大的关注。

  • FC仍然是网络存储之王

    2015-06-14

    光纤存储市场目前仍然健康,虽然近年的发展相对较缓。随着对性能要求高的应用的逐渐显现,32Gbps带宽的FC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并且这样的需求有增无减。

  • 无论你是否准备好,融合架构时代已经来临

    2015-06-11

    2012年至2013年期间,我们对于融合基础架构是否真正做好准备是持怀疑态度的。2014年后,少数几个厂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在融合基础架构的发展是健康和稳定的。

  • 全闪存成功上位采购计划书

    2015-06-08

    全闪存阵列正在获得越来越大的知名度,被IT部门所采纳的比率也在稳步上升。一些大企业的IT部门已经把全闪存阵列纳入到他们的未来购买计划,并且全闪存阵列已成为他们一级存储的标准,专用于存储关键业务活跃数据。

  • 你正在应用哪种云DR选项?(二)

    2015-06-07

    基于云的灾难恢复的可选项基本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业务连续性/灾难恢复(BC/ DR)服务和灾难恢复的云托管(Cloud DR hosting)方式。当然这种划分不是固定不变的,但对于考量基于云的灾难恢复,这是很好的出发点。

  • 你正在应用哪种云DR选项?(一)

    2015-06-07

    基于云的灾难恢复的可选项基本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业务连续性/灾难恢复(BC/ DR)服务和灾难恢复的云托管(Cloud DR hosting)方式。当然这种划分不是固定不变的,但对于考量基于云的灾难恢复,这是很好的出发点。

共1148条记录

新闻 >更多

  • 职场观:IT人才与企业之间的拉锯战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整个IT行业提供了比其他行业更多更广的就业机会。但站在企业立场,人才招聘情况又将变得不一样。

  • 轻聊超融合

    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在接纳超融合的理念,这已成为整个行业的趋势。由于超融合系统涉及到众多技术的集成,所以我们看到市场玩家抱团的情景。

  • 曙光五年液冷之路结新果 Liquid inside重磅布局三大领域

    近日,曙光液冷服务器实现大规模部署。自此曙光液冷服务器将向着深度学习、科学研究、大型数据中心等更广阔的市场挺进。

  • 是什么成就了EMC新一代VxRail超融合产品?

    超融合一直是个保持快速增长的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超融合架构。最近,EMC宣布推出新一代VxRail超融合产品组合,即VxRail 4.5。增强的性能,更灵活的配置,为超融合市场上的企业级用户带来更多更优质的选择。

电子杂志 >更多

  •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容器化你的存储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重点关注容器领域的企业级持久数据存储技术,未来我们将看到使用服务器闪存和新兴的持续性闪存的容器认知缓存,并且和持续存储层相结合。同时,NVMe over Fabrics对存储网络环境的革新有目共睹。另外,复制数据管理(CDM)专注于保护生产数据和改进生产数据副本的管理,正在走向主流。

  •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分解技术大揭秘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重点关注分解技术,分解的理念在于用大量计算机来创建出独立的资源池,然后根据需要分配适当的资源组合,从而为各个应用程序提供相应服务。另外,混合云存储将工作负载可选择的部署范围扩展到多个云,并实现令人信服的使用场景,例如异地备份、灾难恢复和云负载爆发。本期电子杂志还将讨论数据中心的硬盘和SSD共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