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Target存储 > 分析

分析

  • 升级到SSD 挽回SMB老化PC的一个选择

    2015-03-04

    如果缓慢的经济复苏使你的SMB客户不愿意更换老化的PC,那么用固态硬盘更新他们现在的系统是一个选择。

  • Ethernet紧追不舍 FC领先依旧

    2015-03-01

    在过去十年中,至少有两种技术试图替代光纤通道(FC):Ethernet和Infini-Band。两者都在博弈中败下阵来,而FC的使用仍然未见颓势。为什么会这样呢?FC的未来又在哪里呢?

  • WinServer 2012 R2:不得不提的存储管理新增

    2015-02-26

    有些批评者摒弃Windows Server 2012 R2,认为其仅是Windows Server的一个小版本,但这个新版本包含几百项新的或者改进的功能。实际上,微软的旗舰级服务器操作系统在存储管理方面新增一些非常显著的功能。

  • 全闪存的架空逻辑

    2015-02-25

    哪些应用适合使用闪存技术,或者如果从架构上设计一个多层的存储,使用不同类型的存储媒介(包括闪存)来形成不同的层级,是不是会更好。但似乎没有人有这个想法,未来是要么就用全闪存,要么就干脆没有存储。

  • 存储的阴晴圆缺

    2015-02-16

    几个月前,我曾写道“随着新厂商的加入、一系列的并购以及不断地有东家出局,存储的发展变化多端”。看起来对于存储采购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个好时机,不过在我看来这些波动也是存储生态系统健康持续发展的一个信号。可以说,我还算颇为乐观的。

  • 100%云存储:真的可能吗?

    2015-02-15

    人们普遍认为将数据移至云中,不仅利用了云存储供应商能够实现的低价格,而且它可以使公司摆脱采购、调试、配置和维护存储系统的苦差事。

  • 半导体厂商杀入PCIe闪存市场 哪些特性最值得关注?

    2015-02-12

    面对闪存市场的巨大吸引力,传统存储大厂商通过收购、初创厂商通过研发或转型纷纷进入到闪存领域。对于用户而言,多一种选择,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 闪存加速应用的承诺难副其实?

    2015-02-09

    IT经理正被存储厂商说服,相信固态存储、闪存将会大幅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然而部署了固态存储后,许多人发现只有适度的性能提升甚至是没有任何改善。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闪存加速应用的承诺难以兑现呢?

  • 打造云 不妨考虑超融合架构

    2015-02-03

    很多用户都曾经听闻或使用过融合架构,这有一字之差的超融合架构的特点究竟在哪里呢。在混合云搭建过程中,超融合架构能否助您一臂之力呢?

  • 打造混合云离不开软件定义存储

    2015-02-01

    软件定义存储将软件从硬件存储中抽象出来的,这也意味着它可以变成一个不受物理系统限制的共享池,以便更有效地利用资源。

共1148条记录

新闻 >更多

  • 职场观:IT人才与企业之间的拉锯战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整个IT行业提供了比其他行业更多更广的就业机会。但站在企业立场,人才招聘情况又将变得不一样。

  • 轻聊超融合

    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在接纳超融合的理念,这已成为整个行业的趋势。由于超融合系统涉及到众多技术的集成,所以我们看到市场玩家抱团的情景。

  • 曙光五年液冷之路结新果 Liquid inside重磅布局三大领域

    近日,曙光液冷服务器实现大规模部署。自此曙光液冷服务器将向着深度学习、科学研究、大型数据中心等更广阔的市场挺进。

  • 是什么成就了EMC新一代VxRail超融合产品?

    超融合一直是个保持快速增长的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超融合架构。最近,EMC宣布推出新一代VxRail超融合产品组合,即VxRail 4.5。增强的性能,更灵活的配置,为超融合市场上的企业级用户带来更多更优质的选择。

电子杂志 >更多

  •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容器化你的存储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重点关注容器领域的企业级持久数据存储技术,未来我们将看到使用服务器闪存和新兴的持续性闪存的容器认知缓存,并且和持续存储层相结合。同时,NVMe over Fabrics对存储网络环境的革新有目共睹。另外,复制数据管理(CDM)专注于保护生产数据和改进生产数据副本的管理,正在走向主流。

  •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分解技术大揭秘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重点关注分解技术,分解的理念在于用大量计算机来创建出独立的资源池,然后根据需要分配适当的资源组合,从而为各个应用程序提供相应服务。另外,混合云存储将工作负载可选择的部署范围扩展到多个云,并实现令人信服的使用场景,例如异地备份、灾难恢复和云负载爆发。本期电子杂志还将讨论数据中心的硬盘和SSD共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