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Target存储 > 分析

分析

  • 三箭齐发 EMC定向现代化数据中心

    2016-04-12

    3月初,EMC就筹备已久的多款新品面向中国市场作重要发布,此次,EMC集中推出了旗下跨不同产品方向和部门的3大新品——超融合基础架构应用装置VxRail、机架级闪存DSSD D5、全闪存高端存储阵列VMAX,并对EMC未来的发展路线和产品方向提出了最新依据——以可信可靠为根本的现代化数据中心基本战略。

  • 砥砺前行 第六代FC技术生态已就绪

    2016-04-07

    距离上一代光纤通道产品推出5年后,今年3月,博科再次领先市场,发布业内第一台第六代光纤通道存储网络交换机G620,能够支持第六代光纤通道32Gbps的带宽速率。

  • 存储经济:立新?利旧?

    2016-04-05

    存储的微利时代还远没有到来,相对服务器软件化,存储软件化有更长的路要走。随着存储软件化的发展和成熟,传统存储的业务模式将走向衰亡,新的商业模式正在衍生。

  • Action!视频存储

    2016-03-21

    大型商业界已经积极拥抱视频应用,对这些产品的需求远远超过了对广播媒体、娱乐以及大型后期编辑制作等门类的需求。那么该如何存储和保护这些数据呢?

  • 统一存储2.0

    2016-03-17

    随着时间的推移,统一存储的定义已经发生了演变。随着诸如对象存储和hadoop等新技术稳步进入数据中心,在新的游戏规则下统一存储需要一个新的定义。

  • 当前超融合市场概览

    2016-03-16

    超融合基础设施在近几年出现了井喷的场面。要知道,现在提供超融合基础设施(HCI)的厂商要比不提供HCI的厂商多。

  • 创建OpenStack的存储云

    2016-03-15

    在转向大规模网络运算中,关键技术如虚拟化,向x86系统迁移和采用快速的DevOps方法已经改变了IT的生态系统。随着存储卷在IT系统中的部署量不断增加,下一个挑战将会是使用最有效的方式来规划和管理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以及向众所周知的私有云提供服务。

  • 数据管理软件——不可估量之商业价值

    2016-03-14

    2015年8月,IDC对Commvault提供的客户名单进行了一次随机调查,名单是来自全球不同地理位置、不同行业类型的722个企业客户。该调查用以研究和评估Commvault软件产品可量化的商业价值。

  • 重新审视虚拟桌面存储

    2016-03-09

    虚拟桌面架构将虚拟化架构由专注于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扩展至用户桌面上,其使用场景中独一无二的负载需求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存储系统。

  • 数据保护之快照

    2016-03-03

    IT专业人员越来越依靠快照来保护他们的虚拟环境的数据。快照在几秒钟内提供一个冻结的、备用的数据实例。这个实例可以被备份、复制甚至用作启动另外一台虚拟机(VM)的基准线。

共1148条记录

新闻 >更多

  • 职场观:IT人才与企业之间的拉锯战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整个IT行业提供了比其他行业更多更广的就业机会。但站在企业立场,人才招聘情况又将变得不一样。

  • 轻聊超融合

    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在接纳超融合的理念,这已成为整个行业的趋势。由于超融合系统涉及到众多技术的集成,所以我们看到市场玩家抱团的情景。

  • 曙光五年液冷之路结新果 Liquid inside重磅布局三大领域

    近日,曙光液冷服务器实现大规模部署。自此曙光液冷服务器将向着深度学习、科学研究、大型数据中心等更广阔的市场挺进。

  • 是什么成就了EMC新一代VxRail超融合产品?

    超融合一直是个保持快速增长的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超融合架构。最近,EMC宣布推出新一代VxRail超融合产品组合,即VxRail 4.5。增强的性能,更灵活的配置,为超融合市场上的企业级用户带来更多更优质的选择。

电子杂志 >更多

  •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容器化你的存储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重点关注容器领域的企业级持久数据存储技术,未来我们将看到使用服务器闪存和新兴的持续性闪存的容器认知缓存,并且和持续存储层相结合。同时,NVMe over Fabrics对存储网络环境的革新有目共睹。另外,复制数据管理(CDM)专注于保护生产数据和改进生产数据副本的管理,正在走向主流。

  •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分解技术大揭秘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重点关注分解技术,分解的理念在于用大量计算机来创建出独立的资源池,然后根据需要分配适当的资源组合,从而为各个应用程序提供相应服务。另外,混合云存储将工作负载可选择的部署范围扩展到多个云,并实现令人信服的使用场景,例如异地备份、灾难恢复和云负载爆发。本期电子杂志还将讨论数据中心的硬盘和SSD共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