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聚焦
-
Qlogic FLexSuite 16Gb FC和10GbE适配器助力思科UCS系统
2013-10-23基于QLogic第五代光纤通道和第四代融合网络这个技术基础,QLogic 2600和8300系列FlexSuite适配器使用的QLogic光纤通道技术、iSCSI、以太网和FCoE网络协议栈等这些成熟技术已经在思科环境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
备份活动目录中的常见错误
2013-10-23-用户在备份活动目录时最易犯的错误是什么?-大多数情况下,备份活动目录可谓轻而易举。不过,某些错误还是时有发生……
-
公有云存储泄密事件频发 趋势科技SafeSync为企业用户打造云端“铁三角”
2013-10-23趋势科技对SafeSync企业云存储软件进行了全面升级,可以帮助客户实现移动设备与PC的数据同步、大文件云端分享、团队协作过程中的数据共享、邮件附件云存储等一系列的数据协同目标。
-
赛思Scistor BDMS助力企业纵横大数据世界
2013-10-23赛思信安公司凭借在海量数据存储、优化、安全与管理等领域的多年研发积累,推出了赛思大数据一体化解决方案,即Scistor BDMS赛思大数据管理系统。
-
初志数据动车:影视制作中的数据存储
2013-10-23目前,初志科技在影视制作业已有诸多成功案例,如:大陆桥影视制作、创图视维、中影集团等多家用户存储系统建设,为其解决原有存储平台的性能低、业务连续性差、稳定性差、关键数据缺乏保护等难题。
-
梭子鱼在专用备份设备集成系统中名列首位
2013-10-23安全与存储解决方案领导厂商梭子鱼网络公司近日宣布,在IDC 2013年9月发布的《全球第二季度专用备份设备(PBBA)跟踪报告》中延续了其强大的上升势头。
-
第五代Emulex FC技术可用于EMC VMAX存储阵列实现端到端16Gb FC解决方案
2013-10-23Emulex公司(NYSE:ELX)日前宣布,Emulex EngineTM (XE)201 I/O控制器可以为EMC VMAX企业存储阵列的目标一侧提供最佳的第五代光纤通道(FC)连接,实现真正的端到端16Gb光纤通道(16GFC)连接。
-
希捷全新突破性技术颠覆云经济
2013-10-23全球领先的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希捷科技(NASDAQ:STX)日前宣布其自主开发的希捷Kinetic开放存储平台将重新定义云存储基础设施。
-
Pivotal Data Dispatch发布 帮助大数据工作者实现自助数据访问
2013-10-23Pivotal公司与NYSE科技公司发布Pivotal Data Dispatch(Pivotal DD)。Pivotal DD是一款可扩展、经济实惠的解决方案,可整合查看不同的数据源,为报告和数据分析提供自助式沙箱配置。
-
Pivotal HD 1.1和Pivotal GemFire XD为Hadoop提供内存数据处理能力
2013-10-23Pivotal公司于10月23日宣布,将通过Pivotal GemFire XD为Hadoop提供内存交易存储。Pivotal GemFire XD与Pivotal HD实现了紧密集成,后者是具备商用支持的Apache Hadoop软件。
新闻 >更多
-
职场观:IT人才与企业之间的拉锯战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整个IT行业提供了比其他行业更多更广的就业机会。但站在企业立场,人才招聘情况又将变得不一样。
-
轻聊超融合
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在接纳超融合的理念,这已成为整个行业的趋势。由于超融合系统涉及到众多技术的集成,所以我们看到市场玩家抱团的情景。
-
曙光五年液冷之路结新果 Liquid inside重磅布局三大领域
近日,曙光液冷服务器实现大规模部署。自此曙光液冷服务器将向着深度学习、科学研究、大型数据中心等更广阔的市场挺进。
-
是什么成就了EMC新一代VxRail超融合产品?
超融合一直是个保持快速增长的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超融合架构。最近,EMC宣布推出新一代VxRail超融合产品组合,即VxRail 4.5。增强的性能,更灵活的配置,为超融合市场上的企业级用户带来更多更优质的选择。
电子杂志 >更多
-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容器化你的存储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重点关注容器领域的企业级持久数据存储技术,未来我们将看到使用服务器闪存和新兴的持续性闪存的容器认知缓存,并且和持续存储层相结合。同时,NVMe over Fabrics对存储网络环境的革新有目共睹。另外,复制数据管理(CDM)专注于保护生产数据和改进生产数据副本的管理,正在走向主流。
-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分解技术大揭秘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重点关注分解技术,分解的理念在于用大量计算机来创建出独立的资源池,然后根据需要分配适当的资源组合,从而为各个应用程序提供相应服务。另外,混合云存储将工作负载可选择的部署范围扩展到多个云,并实现令人信服的使用场景,例如异地备份、灾难恢复和云负载爆发。本期电子杂志还将讨论数据中心的硬盘和SSD共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