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Target存储 > 信息聚焦

信息聚焦

  • 通用型硬件只是个传说

    2015-12-01

    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通用型存储硬件(Commodity Storage Hardware)。当然你可以选择去相信那些软件定义存储厂商的一面之词,但即使他们承认确实有这样的硬件,他们或许也会不希望让自己的产品运行在这上面。

  • 什么?我会担心灾难恢复?

    2015-11-30

    有些厂家声称切换集群可以提供“实时”业务连续性或灾难恢复。要当心,那不是业务连续性也不是灾难恢复——有可能是灾难避免。

  • 视角:SolidFire CEO看全闪存市场

    2015-11-29

    SolidFire CEO兼创始人Dave Wright接受记者采访,谈到了SolidFire在快速增长的全闪存市场上如何与巨头角逐。

  • HPE 3PAR新增对3D NAND、Oracle加速、XIV数据迁移支持

    2015-11-29

    HPE近期紧随业界潮流,为其3PAR StoreServ闪存阵列增加了3D NAND技术,并和EMC VMAX一起为Oracle数据库提供闪存加速的支持,同时也为其StoreOnce增加了一条新的产品线。

  • 3D NAND将持续专注TLC?

    2015-11-26

    当前,几乎所有的3D NAND闪存都将基于TLC芯片。原因有很多,但最终归结为厂商追求以及可用的技术。

  • 飞康任命Gartner前分析师担任亚洲区市场总监

    2015-11-25

    在虚拟化、数据保护和数据迁移领域具备15年创新经验的美国飞康软件公司近日宣布任命张瑾(Jimmie Chang)先生担任该公司亚洲区市场部门负责人。

  • 紧锣密鼓 戴尔SC加快支持Docker存储

    2015-11-25

    戴尔SC系列阵列新增了Docker存储驱动程序,它使容器化的应用与持久数据间相互协调,从而推动客户在生产系统中采用容器应用。

  • Memblaze推出FlashRAID 从硬到软打造整体NVMe SSD解决方案

    2015-11-24

    在日前的GITC2015大会上,Memblaze发布FlashRAID——一款针对NVMe SSD数据保护、存储管理系统,实现了拥有了从硬件到软件全面的SSD解决方案。

  • 技术者:手把手教你优化SAS Switch!

    2015-11-23

    在中国数据中心的天蝎2.0的机架上,我们看到了基于SAS Switch的产品日趋成熟。这催生了中国数据中心在这个技术路线上的超越美国率先进入了存储池化的时代。

  • EMC Isilon扩展数据湖 打通边缘、核心和云

    2015-11-22

    打造数据湖,让作为高端NAS产品的Isilon有了更高的“追求”。数据湖作为数据分析的前奏,必然要求Isilon的数据资源池能够做到边缘终端、核心以及云的连通。

共9697条记录

新闻 >更多

  • 职场观:IT人才与企业之间的拉锯战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整个IT行业提供了比其他行业更多更广的就业机会。但站在企业立场,人才招聘情况又将变得不一样。

  • 轻聊超融合

    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在接纳超融合的理念,这已成为整个行业的趋势。由于超融合系统涉及到众多技术的集成,所以我们看到市场玩家抱团的情景。

  • 曙光五年液冷之路结新果 Liquid inside重磅布局三大领域

    近日,曙光液冷服务器实现大规模部署。自此曙光液冷服务器将向着深度学习、科学研究、大型数据中心等更广阔的市场挺进。

  • 是什么成就了EMC新一代VxRail超融合产品?

    超融合一直是个保持快速增长的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超融合架构。最近,EMC宣布推出新一代VxRail超融合产品组合,即VxRail 4.5。增强的性能,更灵活的配置,为超融合市场上的企业级用户带来更多更优质的选择。

电子杂志 >更多

  •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容器化你的存储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重点关注容器领域的企业级持久数据存储技术,未来我们将看到使用服务器闪存和新兴的持续性闪存的容器认知缓存,并且和持续存储层相结合。同时,NVMe over Fabrics对存储网络环境的革新有目共睹。另外,复制数据管理(CDM)专注于保护生产数据和改进生产数据副本的管理,正在走向主流。

  •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分解技术大揭秘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重点关注分解技术,分解的理念在于用大量计算机来创建出独立的资源池,然后根据需要分配适当的资源组合,从而为各个应用程序提供相应服务。另外,混合云存储将工作负载可选择的部署范围扩展到多个云,并实现令人信服的使用场景,例如异地备份、灾难恢复和云负载爆发。本期电子杂志还将讨论数据中心的硬盘和SSD共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