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Target存储 > 信息聚焦

信息聚焦

  • 存储网络市场最热门应用领域

    2008-03-20

    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存储网络成为主流。下面是我们通过对不同行业的存储器厂商、分析师和客户进行调查后挑选出的六个最热门的存储分支行业。请注意,这些分支行业是我们认为目前最热门的行业。

  • Linux操作系统在NAS中的典型应用

    2008-03-20

    Linux几乎支持所有主流的网络硬件和网络协议,另一方面,Linux有很好的文件系统支持。因此它可以为NAS提供一个很好的系统平台.

  • SAN和NAS的区别

    2008-03-20

    存储区域网络(SAN)和网络附加存储(NAS)是相互竞争的两种网络存储技术,实际上,它们可以很好地相辅相成,用于存取不同类型的数据。NAS设计用来在文件这个层次上存取数据,而SAN最适合用于高容量数据块的传输。

  • 将iSCSI推向高端

    2008-03-20

    有别于过去将iSCSI定位在入门的应用上,目前已经开始有iSCSI厂商借虚拟化等技术,加强iSCSI设备的功能与效率,欲与FC SAN竞争。Thin Provisioning提高存储使用率。

  • NAS网络存储器关注度报告

    2008-03-20

    中国存储市场正处在理性的快速发展当中,企业用户对NAS网络存储器产品、技术了解越来越多,尤其是中小企业。通过系统的了解,在采购存储设备时往往会根据企业自身需求,更理性地选择最适合企业特点的NAS网络存储器产品。

  • 走向消费者和中小商业市场应用的NAS网络存储

    2008-03-20

    存储设备最好能让网络当中的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的电脑在不用安装任何客户端程序的前提下均能方便地访问数据,而这一切,均是基于NAS技术的存储产品能以很好的性价比来解决的。

  • 懂得“控热”之道 物理方法节能省电称心如意

    2008-03-20

    每当数据中心运用一度电来驱动计算机设备,便需另耗用一度电来进行散热。由此可见,企业若要改善数据中心的运作效率,除了要做到节约用电和利用存储资源外,更重要的是学会与热量的”相处之道”。

  • 微软公司欲扣响虚拟化之门

    2008-03-20

    今天微软在其Hyper-V hypervisor(系统管理程序)中增加了一些细节方面的东西,将其存储功能又向前推进一步,并宣布了在服务器上预设该软件的合作伙伴名单。

  • 思科和Brocade看好Fabric架构

    2008-03-20

    将SAN(存储局域网)和LAN(局域网)传输通过一个通用的网络连接起来,能够减少网络布线,以及其他连接组件,节省成本,简化管理。Brocade和思科都已经推出了将来能够融合光纤通道和以太网的数据中心交换平台。

  • 深度剖析SAN扩展技术

    2008-03-19

    本手册将深入研究SAN扩展技术,并对涉及的元件提供一些建议,例如如何集成SAN和NAS(网络附属存储)、交换机的更新、磁盘阵列的更换和容量规划工具等。

共9697条记录

新闻 >更多

  • 职场观:IT人才与企业之间的拉锯战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整个IT行业提供了比其他行业更多更广的就业机会。但站在企业立场,人才招聘情况又将变得不一样。

  • 轻聊超融合

    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在接纳超融合的理念,这已成为整个行业的趋势。由于超融合系统涉及到众多技术的集成,所以我们看到市场玩家抱团的情景。

  • 曙光五年液冷之路结新果 Liquid inside重磅布局三大领域

    近日,曙光液冷服务器实现大规模部署。自此曙光液冷服务器将向着深度学习、科学研究、大型数据中心等更广阔的市场挺进。

  • 是什么成就了EMC新一代VxRail超融合产品?

    超融合一直是个保持快速增长的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超融合架构。最近,EMC宣布推出新一代VxRail超融合产品组合,即VxRail 4.5。增强的性能,更灵活的配置,为超融合市场上的企业级用户带来更多更优质的选择。

电子杂志 >更多

  •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容器化你的存储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重点关注容器领域的企业级持久数据存储技术,未来我们将看到使用服务器闪存和新兴的持续性闪存的容器认知缓存,并且和持续存储层相结合。同时,NVMe over Fabrics对存储网络环境的革新有目共睹。另外,复制数据管理(CDM)专注于保护生产数据和改进生产数据副本的管理,正在走向主流。

  •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分解技术大揭秘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重点关注分解技术,分解的理念在于用大量计算机来创建出独立的资源池,然后根据需要分配适当的资源组合,从而为各个应用程序提供相应服务。另外,混合云存储将工作负载可选择的部署范围扩展到多个云,并实现令人信服的使用场景,例如异地备份、灾难恢复和云负载爆发。本期电子杂志还将讨论数据中心的硬盘和SSD共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