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Target存储 > 信息聚焦

信息聚焦

  • 光纤通道技术“平民化”

    2008-01-20

    曾几何时,光纤通道技术作为存储技术领域的贵族,给中小企业用户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它虽然天生在性能、连接性和扩展性等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但动辄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整体价格,令资金有限的中小型用户望而却步。

  • 通过收回磁盘空间 降低存储成本

    2008-01-20

    Gartner认为,企业中用于复杂数据管理的存储设备开销,到2007年将占到IT总投资20%以上。对用户来说,这是一个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而对存储产业来说,这是一个新热点。

  • 比较不同的存储虚拟化架构

    2008-01-20

    目前,存储虚拟化可通过多种架构来实现,虽然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比较其功能特点,却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存储虚拟化存在缺陷

    2008-01-20

    研究机构Intelligent Business Research Services (IBRS)顾问Kevin McIsaac博士说,他一直警告IT经理们要警惕厂商对存储虚拟化的宣传,因为这是一种没有被很好地定义、被错误理解以及没有得到广泛使用的技术。

  • IP SAN:存储市场明日之争

    2008-01-20

    根据IDC的报告显示,到2010年,iSCSI会达到外部磁盘存储系统市场份额的21%。作为IP SAN的核心技术,由此引发了人们对IP SAN市场的关注与争议。

  • 推3E理念 联想存储进军SMB市场

    2008-01-20

    中小企业对存储需求的日益攀升,引发了一场争夺SMB市场的“速度赛”。为赢得比赛,存储厂商们更是绞尽脑汁,联想存储的“法宝”就是“3E理念”。

  • 存储成为LSI两大主要业务之一

    2008-01-20

    LSI公司自去年与Agere公司合并之后,经过半年多的整合,已确定将存储和网络作为LSI公司的两大主要业务方向,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 惠普存储全线“绿色”

    2008-01-20

    日前,惠普公司亚太及日本区副总裁兼存储事业部总经理Jim Wagstaff宣布,惠普公司积极倡导“绿色存储”的理念

  • EMC新版Invista支持局域网络虚拟化

    2008-01-17

    Invista是一款企业级的网络储存虚拟化解决方案,支持不中断的运作环境。结合EMC应用软件与硬件,加上Brocade与思科(Cisco Systems)的智能型SAN交换器硬件,搭配EMC档案虚拟化方案EMC Rainfinity,强化与提供完整的储存虚拟化产品……

  • 存储阵列硬件参数里面地哪一些是关键值

    2008-01-17

    今天IBM和HP两家公司分别给我做了存储阵列的介绍,总之HP的说HP的好,IBM的说IBM的好,还列举了很多参数,如cache IOPS,磁盘的IOPS,BUS带宽等等.不知道存储阵列应该更加关注哪些硬件参数。

共9697条记录

新闻 >更多

  • 职场观:IT人才与企业之间的拉锯战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整个IT行业提供了比其他行业更多更广的就业机会。但站在企业立场,人才招聘情况又将变得不一样。

  • 轻聊超融合

    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在接纳超融合的理念,这已成为整个行业的趋势。由于超融合系统涉及到众多技术的集成,所以我们看到市场玩家抱团的情景。

  • 曙光五年液冷之路结新果 Liquid inside重磅布局三大领域

    近日,曙光液冷服务器实现大规模部署。自此曙光液冷服务器将向着深度学习、科学研究、大型数据中心等更广阔的市场挺进。

  • 是什么成就了EMC新一代VxRail超融合产品?

    超融合一直是个保持快速增长的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超融合架构。最近,EMC宣布推出新一代VxRail超融合产品组合,即VxRail 4.5。增强的性能,更灵活的配置,为超融合市场上的企业级用户带来更多更优质的选择。

电子杂志 >更多

  •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容器化你的存储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重点关注容器领域的企业级持久数据存储技术,未来我们将看到使用服务器闪存和新兴的持续性闪存的容器认知缓存,并且和持续存储层相结合。同时,NVMe over Fabrics对存储网络环境的革新有目共睹。另外,复制数据管理(CDM)专注于保护生产数据和改进生产数据副本的管理,正在走向主流。

  •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分解技术大揭秘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重点关注分解技术,分解的理念在于用大量计算机来创建出独立的资源池,然后根据需要分配适当的资源组合,从而为各个应用程序提供相应服务。另外,混合云存储将工作负载可选择的部署范围扩展到多个云,并实现令人信服的使用场景,例如异地备份、灾难恢复和云负载爆发。本期电子杂志还将讨论数据中心的硬盘和SSD共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