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Target存储 > 信息聚焦

信息聚焦

  • 如何有效地控制备份数据?

    2008-01-07

    为了更好地控制我的备份数据,我要做些什么?谁能帮我确定要保留什么以及保留多久?

  • 组建RAID从认识开始 手把手教你建磁盘阵列

    2008-01-07

    即然提到了RAID磁盘阵列,那么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RAID?所谓的RAID,是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简称……

  • 存储虚拟化渐热 中高端RAID成为主流

    2008-01-07

    在存储市场,随着iSCSI存储技术的快速发展,广大中小企业用户成为厂商争夺的焦点,SAS硬盘也成为外接硬盘主流应用,而虚拟化技术也成为厂商关注重点,但其应用中的障碍也不容忽视……

  • IBM磁带加密技术原理概述(五)

    2008-01-07

    随着Internet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无限拉近,任何信息的丢失都面临着可能被非法使用,甚至快速传播的危险。磁带作为计算机备份的主要载体可能携带消费者的众多个人信息,因而保证其传递过程中的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 IBM磁带加密技术原理概述(四)

    2008-01-07

    随着Internet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无限拉近,任何信息的丢失都面临着可能被非法使用,甚至快速传播的危险。磁带作为计算机备份的主要载体可能携带消费者的众多个人信息,因而保证其传递过程中的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 IBM磁带加密技术原理概述(三)

    2008-01-07

    随着Internet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无限拉近,任何信息的丢失都面临着可能被非法使用,甚至快速传播的危险。磁带作为计算机备份的主要载体可能携带消费者的众多个人信息,因而保证其传递过程中的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 IBM磁带加密技术原理概述(二)

    2008-01-07

    随着Internet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无限拉近,任何信息的丢失都面临着可能被非法使用,甚至快速传播的危险。磁带作为计算机备份的主要载体可能携带消费者的众多个人信息,因而保证其传递过程中的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 IBM磁带加密技术原理概述(一)

    2008-01-07

    随着Internet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无限拉近,任何信息的丢失都面临着可能被非法使用,甚至快速传播的危险。磁带作为计算机备份的主要载体可能携带消费者的众多个人信息,因而保证其传递过程中的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 IBM坚持开发磁带新技术

    2008-01-07

    IBM坚持开发磁带新技术 称磁带存储暂时不会过时……

  • 通过分类来达到数据减少

    2008-01-07

    如果你考虑邮件归档,那么邮件的数量,包括附件,都会达到上万件。尽管这听起来并怎么繁重,但是一个有经验的专家进行邮件审核每个小时仅仅能够处理30封……

共9697条记录

新闻 >更多

  • 职场观:IT人才与企业之间的拉锯战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整个IT行业提供了比其他行业更多更广的就业机会。但站在企业立场,人才招聘情况又将变得不一样。

  • 轻聊超融合

    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在接纳超融合的理念,这已成为整个行业的趋势。由于超融合系统涉及到众多技术的集成,所以我们看到市场玩家抱团的情景。

  • 曙光五年液冷之路结新果 Liquid inside重磅布局三大领域

    近日,曙光液冷服务器实现大规模部署。自此曙光液冷服务器将向着深度学习、科学研究、大型数据中心等更广阔的市场挺进。

  • 是什么成就了EMC新一代VxRail超融合产品?

    超融合一直是个保持快速增长的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超融合架构。最近,EMC宣布推出新一代VxRail超融合产品组合,即VxRail 4.5。增强的性能,更灵活的配置,为超融合市场上的企业级用户带来更多更优质的选择。

电子杂志 >更多

  •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容器化你的存储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重点关注容器领域的企业级持久数据存储技术,未来我们将看到使用服务器闪存和新兴的持续性闪存的容器认知缓存,并且和持续存储层相结合。同时,NVMe over Fabrics对存储网络环境的革新有目共睹。另外,复制数据管理(CDM)专注于保护生产数据和改进生产数据副本的管理,正在走向主流。

  •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分解技术大揭秘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重点关注分解技术,分解的理念在于用大量计算机来创建出独立的资源池,然后根据需要分配适当的资源组合,从而为各个应用程序提供相应服务。另外,混合云存储将工作负载可选择的部署范围扩展到多个云,并实现令人信服的使用场景,例如异地备份、灾难恢复和云负载爆发。本期电子杂志还将讨论数据中心的硬盘和SSD共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