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聚焦
-
IBM:帮你成功迈入信息随需应变时代
2007-12-29IBM拥有服务器、网络、存储、虚拟化和管理自动化软件在内的成套解决方案,是唯一一家可以帮助客户全面实现简化的公司,帮助企业构建更加经济高效、灵活的随需应变的存储环境……
-
评估虚拟存储产品的四个步骤
2007-12-29不是每一个存储环境都需要虚拟化。要想知道你的环境是否需要它,你必须了解不同种类的存储智能以及他们存在于网络的何处你将从这个Tips中学到什么:
如何判定虚拟化存储对你的环境是否合适,如果合适的话,如何决定哪种技术和产品适合你。 -
开枝散叶:Tacit欲购笔记本备份软件供应商
2007-12-29广域文件传输服务(WAFS)创业公司Tacit有意收购笔记本数据备份软件开发商Mobiliti,希图借助后者的技术,实现笔记本电脑数据的集中备份与管理……
-
外包充当保护笔记本数据的“阿拉丁神灯”
2007-12-29随着商业不断发展,企业用户在独立于数据中心之外的笔记本电脑和办公室台式电脑中存储的业务数据也在呈几何级数增长。许多企业纷纷选择将这个烫手山芋扔给诸如EVault、Iron Mountain之类的存储服务供应商,委托其代为管理数据备份工作。
-
企业存储环境的管理之道
2007-12-28现如今,由于各类存储技术的日益成熟,构造自己的一套数据存储体系,已成为各企业在数据冗灾、存储安全等方面的重要考虑。
-
IDC公布Q1存储收入报告:IBM增长速度第一
2007-12-28根据IDC最新公布的2007年第一季度全球外部磁盘存储系统收入报告显示,IBM公司在2007年第一季度外部磁盘存储系统市场的销售收入方面,增长速度超过HP和EMC,位居三大厂商之首。与此同时,在全球年度外部磁盘存储系统收入增长方面IBM实现连续三个季度超过HP,连续两个季度超过EMC。
-
存储管理软件:选独立还是要打包
2007-12-28业务的发展加快了运营商对存储资源管理和信息管理的需求,而异构的存储环境和来自不同厂商的系统却增加了存储管理的复杂性。为了简化管理,拥有一套功能强大,且对不同存储设备厂商的产品可以实现“通用”的管理软件成为了很多IT管理者的需求。
-
归档让CAS从沉睡中醒来 CAS将成为新热点
2007-12-28从2002年诞生之日起,CAS(Content addressable storage,内容寻址存储)就一直被边缘化,原因很简单,它无法与SAN和NAS相提并论。
-
5要素应对存储管理
2007-12-28信息爆炸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现在的企业在面临业务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管理的挑战。一方面企业需要实现业务增长,需要用更好的手段来快速获取信息,从而做出合理的商业判断。另一方面,IT基础架构也在经受着来自海量信息、法规遵从/安全性、复杂的基础架构和业务弹性的考验和挑战。
-
热点涌现 进入全新拓市阶段
2007-12-282007年,可是说是存储市场热闹的一年,各厂商不仅推出了高中低端产品,而且也在解决方案上大下功夫。惠普、IBM、日立、EMC、NetApp、CommVault等等存储厂商无不在存储产品走势和市场投入上加大了力度。今年,“整合、绿色节能、安全、虚拟化”成为厂商的关注点,而这些关键词也正是用户所关注的核心话题。
新闻 >更多
-
职场观:IT人才与企业之间的拉锯战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整个IT行业提供了比其他行业更多更广的就业机会。但站在企业立场,人才招聘情况又将变得不一样。
-
轻聊超融合
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在接纳超融合的理念,这已成为整个行业的趋势。由于超融合系统涉及到众多技术的集成,所以我们看到市场玩家抱团的情景。
-
曙光五年液冷之路结新果 Liquid inside重磅布局三大领域
近日,曙光液冷服务器实现大规模部署。自此曙光液冷服务器将向着深度学习、科学研究、大型数据中心等更广阔的市场挺进。
-
是什么成就了EMC新一代VxRail超融合产品?
超融合一直是个保持快速增长的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超融合架构。最近,EMC宣布推出新一代VxRail超融合产品组合,即VxRail 4.5。增强的性能,更灵活的配置,为超融合市场上的企业级用户带来更多更优质的选择。
电子杂志 >更多
-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容器化你的存储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重点关注容器领域的企业级持久数据存储技术,未来我们将看到使用服务器闪存和新兴的持续性闪存的容器认知缓存,并且和持续存储层相结合。同时,NVMe over Fabrics对存储网络环境的革新有目共睹。另外,复制数据管理(CDM)专注于保护生产数据和改进生产数据副本的管理,正在走向主流。
-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分解技术大揭秘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重点关注分解技术,分解的理念在于用大量计算机来创建出独立的资源池,然后根据需要分配适当的资源组合,从而为各个应用程序提供相应服务。另外,混合云存储将工作负载可选择的部署范围扩展到多个云,并实现令人信服的使用场景,例如异地备份、灾难恢复和云负载爆发。本期电子杂志还将讨论数据中心的硬盘和SSD共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