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Target存储 > 信息聚焦

信息聚焦

  • 全闪存的架空逻辑

    2015-02-25

    哪些应用适合使用闪存技术,或者如果从架构上设计一个多层的存储,使用不同类型的存储媒介(包括闪存)来形成不同的层级,是不是会更好。但似乎没有人有这个想法,未来是要么就用全闪存,要么就干脆没有存储。

  • 存储的阴晴圆缺

    2015-02-16

    几个月前,我曾写道“随着新厂商的加入、一系列的并购以及不断地有东家出局,存储的发展变化多端”。看起来对于存储采购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个好时机,不过在我看来这些波动也是存储生态系统健康持续发展的一个信号。可以说,我还算颇为乐观的。

  • 100%云存储:真的可能吗?

    2015-02-15

    人们普遍认为将数据移至云中,不仅利用了云存储供应商能够实现的低价格,而且它可以使公司摆脱采购、调试、配置和维护存储系统的苦差事。

  • 半导体厂商杀入PCIe闪存市场 哪些特性最值得关注?

    2015-02-12

    面对闪存市场的巨大吸引力,传统存储大厂商通过收购、初创厂商通过研发或转型纷纷进入到闪存领域。对于用户而言,多一种选择,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 移动改变生活 ARM成就移动体验

    2015-02-12

    我们可能还想象不到2016年的高端智能手机会是怎样的体验,但支持2016年高端智能机的ARM全新IP组合已经今年年初正式面世并开始招募合作伙伴。

  • 对象存储和纠删码的一些“不对付”

    2015-02-12

    纠删码是一种向前纠错技术,用来保障数据弹性和长期的数据完整性,尤其是在大型数据系统中。纠删码经常用来替代传统RAID,由于它能提供一个更细粒度的纠错进程,从而能够减少重建数据所需的时间和花销。

  • 你的VDI项目规模没有上限?!

    2015-02-12

    一种情况下,可以说桌面虚拟化没有限制。而在另一种情况下,我可能不会考虑自己去部署,除非有20-30个用户。

  • 还在依赖tier one?你out了

    2015-02-11

    IT组织通常默认采用一级存储,因为用户需要高性能。然而,一级存储是最昂贵的解决方案,并且它取决于物理磁盘的数量以应对总的IOPS要求。闪存与二级甚至三级存储的硬盘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提供比一级存储更高的IOPS,而总价却更低。

  • 传统磁盘环境不能执行数据缩减?

    2015-02-11

    绝大多数全闪存阵列都会对主存储空间进行重复数据删除和或压缩操作,以扩展存储能力。为什么我们仍然在苦苦等待传统磁盘驱动器也能实现类似功能呢?

  • CommVault助力NaviSite增强其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能力

    2015-02-11

    CommVault今日宣布与时代华纳有线电视公司旗下的NaviSite公司签署协议,将Simpana®软件的数据保护能力扩展到NaviSite的NaviCloud®产品系列中。

共9697条记录

新闻 >更多

  • 职场观:IT人才与企业之间的拉锯战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整个IT行业提供了比其他行业更多更广的就业机会。但站在企业立场,人才招聘情况又将变得不一样。

  • 轻聊超融合

    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在接纳超融合的理念,这已成为整个行业的趋势。由于超融合系统涉及到众多技术的集成,所以我们看到市场玩家抱团的情景。

  • 曙光五年液冷之路结新果 Liquid inside重磅布局三大领域

    近日,曙光液冷服务器实现大规模部署。自此曙光液冷服务器将向着深度学习、科学研究、大型数据中心等更广阔的市场挺进。

  • 是什么成就了EMC新一代VxRail超融合产品?

    超融合一直是个保持快速增长的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超融合架构。最近,EMC宣布推出新一代VxRail超融合产品组合,即VxRail 4.5。增强的性能,更灵活的配置,为超融合市场上的企业级用户带来更多更优质的选择。

电子杂志 >更多

  •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容器化你的存储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重点关注容器领域的企业级持久数据存储技术,未来我们将看到使用服务器闪存和新兴的持续性闪存的容器认知缓存,并且和持续存储层相结合。同时,NVMe over Fabrics对存储网络环境的革新有目共睹。另外,复制数据管理(CDM)专注于保护生产数据和改进生产数据副本的管理,正在走向主流。

  •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分解技术大揭秘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重点关注分解技术,分解的理念在于用大量计算机来创建出独立的资源池,然后根据需要分配适当的资源组合,从而为各个应用程序提供相应服务。另外,混合云存储将工作负载可选择的部署范围扩展到多个云,并实现令人信服的使用场景,例如异地备份、灾难恢复和云负载爆发。本期电子杂志还将讨论数据中心的硬盘和SSD共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