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聚焦
-
Storage Decisions 2007:存储经理如何应对混乱数据
2007-12-06存储经理们将控制数据和存储的工作比作为在西部蛮荒地区当警长,说他们努力在一个由数据、用户、高级管理层和厂商组成的混乱无序世界中维持顺序。
-
用虚拟化技术释放企业IT潜能
2007-12-06年,虚拟化的话题可以说是一浪高过一浪,到处是厂商的巡展和论坛,这主要是用户已经认识到了自己业务的瓶颈和IT资源的有限之间的矛盾。当大家遇到虚拟化技术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我们的IT设备还可以发挥更大的能力。
-
文件虚拟化技术(二)
2007-12-06文件虚拟化技术把物理上分散存储的众多文件整合为一个统一的逻辑视图,极大方便了用户的访问,提高了存储管理员的效率。因此,在日益复杂的文件管理方面,“务虚”将成为一种新思路。
-
解析存储区域网(SAN)的管理策略(二)
2007-12-06SAN是一种利用Fibre Channel等互联协议连接起来的可以在服务器和存储系统之间直接传送数据的存储网络系统。SAN是一种体系结构,它是采用独特的技术构建的、与原有LAN网络不同的一个专用的存储网络,存储设备和SAN中的应用服务器之间采用的是块 I/O方式进行数据交换。
-
文件虚拟化技术(一)
2007-12-06文件虚拟化技术把物理上分散存储的众多文件整合为一个统一的逻辑视图,极大方便了用户的访问,提高了存储管理员的效率。因此,在日益复杂的文件管理方面,“务虚”将成为一种新思路。
-
解析存储区域网(SAN)的管理策略(一)
2007-12-06SAN是一种利用Fibre Channel等互联协议连接起来的可以在服务器和存储系统之间直接传送数据的存储网络系统。SAN是一种体系结构,它是采用独特的技术构建的、与原有LAN网络不同的一个专用的存储网络,存储设备和SAN中的应用服务器之间采用的是块 I/O方式进行数据交换。
-
购买NAS管理软件需要考虑的因素
2007-12-06NAS管理软件可以让管理员在数据中心中部署、配置、分配以及维护NAS应用以及网关——并且通常会在整个企业中。
-
SAN当道NAS管理莫忘
2007-12-06存储技术在这两年得到了飞速发展,从NAS到SAN,从普通存储网络到ISCSI光存储网络。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存储速度与存储性能。大中型企业也建立了自己的SAN存储网络来提高数据的读取效率。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大部分企业的网络都是NAS和SAN两种形式并存的,在我们重视管理SAN网络的同时,是否忽略了NAS设备的管理和安全呢?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下在SAN当道的今天,NAS的管理是否不再重要。
-
企业购买NAS产品需要精心考虑
2007-12-06当存储区域网络(SAN)对数据中心提供性能和实用性的提升时,并非所有的公司都能判断SAN的成本和复杂性。在很多案例中,存储可以通过NAS设备加入到网络中——一般就是通过网络连接将基于磁盘的存储设备连接到本地LAN中。
-
什么是刀片式SAN交换机
2007-12-05刀片式 SAN 交换机起源于嵌入式 SAN 交换机,这是一种为了符合某些特殊应用场合的需要而定制的特殊交换机,体积通常都比普通交换机小很多,然而功能并不因此而减少。
新闻 >更多
-
职场观:IT人才与企业之间的拉锯战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整个IT行业提供了比其他行业更多更广的就业机会。但站在企业立场,人才招聘情况又将变得不一样。
-
轻聊超融合
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客户在接纳超融合的理念,这已成为整个行业的趋势。由于超融合系统涉及到众多技术的集成,所以我们看到市场玩家抱团的情景。
-
曙光五年液冷之路结新果 Liquid inside重磅布局三大领域
近日,曙光液冷服务器实现大规模部署。自此曙光液冷服务器将向着深度学习、科学研究、大型数据中心等更广阔的市场挺进。
-
是什么成就了EMC新一代VxRail超融合产品?
超融合一直是个保持快速增长的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超融合架构。最近,EMC宣布推出新一代VxRail超融合产品组合,即VxRail 4.5。增强的性能,更灵活的配置,为超融合市场上的企业级用户带来更多更优质的选择。
电子杂志 >更多
-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容器化你的存储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重点关注容器领域的企业级持久数据存储技术,未来我们将看到使用服务器闪存和新兴的持续性闪存的容器认知缓存,并且和持续存储层相结合。同时,NVMe over Fabrics对存储网络环境的革新有目共睹。另外,复制数据管理(CDM)专注于保护生产数据和改进生产数据副本的管理,正在走向主流。
-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分解技术大揭秘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重点关注分解技术,分解的理念在于用大量计算机来创建出独立的资源池,然后根据需要分配适当的资源组合,从而为各个应用程序提供相应服务。另外,混合云存储将工作负载可选择的部署范围扩展到多个云,并实现令人信服的使用场景,例如异地备份、灾难恢复和云负载爆发。本期电子杂志还将讨论数据中心的硬盘和SSD共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