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磁盘存储
-
iSCSI SAN推动磁盘存储发展
2008-03-09 | 作者:James Rogers | 翻译:BilliSCSI正处于上升之中,但是该技术还是需要面对FC SAN的强大压力。受日益增长的虚拟化需求和iSCSI SAN需求的推动,用户还是购买了大量的磁盘存储.
-
不同重复数据删除模式 你该如何选择
2008-02-20企业需要存储或者备份的数据量仍然在持续上涨,导致了企业在磁盘存储空间方面无止境的成本投入。昆腾资深技术顾问为大家深入解析重复数据删除的底层原理与应用。
-
IP SAN:存储市场明日之争
2008-01-20 | 作者:佟乐根据IDC的报告显示,到2010年,iSCSI会达到外部磁盘存储系统市场份额的21%。作为IP SAN的核心技术,由此引发了人们对IP SAN市场的关注与争议。
-
中小企业存储需求明显增长
2007-12-25 | 作者:瑞文国际数据公司最近的一项调查指出:中小企业开始逐渐对一些大公司的存储解决方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存储技术已经成为先进方案的代名词:在未来12个月里,中小企业在存储技术方面投入的费用份额将会不断增加。
-
IDC为存储厂商排序
2007-12-17 | 作者:佚名IDC近期公布了其最新的全球季度磁盘存储追踪报告(Worldwide Quarterly Disk Storage Tracker),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外部磁盘存储系统工厂收入达42亿美元,总体磁盘存储系统市场增长至59亿美元。
-
揭开重复数据删除技术的神秘面纱(一)
2007-12-13尽管今天单位存储空间的成本不断走低,但企业需要存储或者备份的数据量仍然在持续上涨,导致了企业在磁盘存储空间方面无止境的成本投入。是否能有一种技术或者解决方案能够10倍甚至20的缩减企业数据量,让磁盘备份在容量空间方面的成本能够被更多的企业承受呢?重复数据删除正是近期的一项热门技术,由于可以大幅压缩和删减用户需要备份的数据量,因此让用户和厂商都对此青睐有加。
电子杂志 >更多
-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容器化你的存储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重点关注容器领域的企业级持久数据存储技术,未来我们将看到使用服务器闪存和新兴的持续性闪存的容器认知缓存,并且和持续存储层相结合。同时,NVMe over Fabrics对存储网络环境的革新有目共睹。另外,复制数据管理(CDM)专注于保护生产数据和改进生产数据副本的管理,正在走向主流。
-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分解技术大揭秘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重点关注分解技术,分解的理念在于用大量计算机来创建出独立的资源池,然后根据需要分配适当的资源组合,从而为各个应用程序提供相应服务。另外,混合云存储将工作负载可选择的部署范围扩展到多个云,并实现令人信服的使用场景,例如异地备份、灾难恢复和云负载爆发。本期电子杂志还将讨论数据中心的硬盘和SSD共存问题。
-
存储经理人2017年7月刊:购买HCI存储前的思考
《存储经理人》2017年7月刊重点关注超融合存储(即HCI中的软件定义存储)采购问题,以及如何与其它基础架构配合使用。本期电子杂志还将讨论混合使用对象级存储和文件存储两种方式来存储非结构化数据时的优劣对比,并研究IT部门在考察相关产品时应该考虑哪些重点。另外,如何缓存存储和分层存储之间做出选择?企业采用云存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尽在本期。
-
存储经理人2017年6月刊:在融合时代,重新定义存储
《存储经理人》2017年6月刊重点关注融合时代的存储技术,探讨企业如何做到灵活敏捷,以在由软件定义的存储与数据中心建立起的全新时代保持竞争力。随着成本下降,高性能闪存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用途也再次发生变化。另外,带你深入了解云灾备,例如在购买灾难恢复服务时,如何权衡预算和功能。最后,海量的数据同样需要管理技巧。
技术手册 >更多
-
企业闪存应用与采购
固态存储技术正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这种技术提供用户在不同环境中不同的固态存储部署方式。固态存储所展现出的高性能对于用户应用来说无疑是充满吸引力的,然而你还需要对其部署在何处、所需要的具体容量及使用模式作出具体评估和判断。
-
固态存储技术选型
企业部署固态存储一般用于解决特定应用性能问题。但随着闪存价格的不断走低,它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市场认可。今天,大多数企业数据中心都部署有固态存储。固态存储能够以传统磁盘方式部署于存储阵列,可作为全闪存阵列,单独的缓存设备,还可以是服务器端的PCIe卡等等。
-
给闪存新手的部署指南
近些年来,闪存存储的可用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提供了多种部署选择。当然,对最终用户来说有选择是好事情,但是部署闪存的无数种方式却带来了困扰。
-
融合基础架构专刊
在这本专刊中我们将为您介绍融合基础架构方案的优势、融合架构如何处理存储服务和数据传播、专家对融合架构的看法,并为读者分析了几个已经推向市场的融合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