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
-
走出容灾的误区
2007-12-16建立容灾系统就像买保险一样,尽管人们并不希望各种可能灾难的发生,但却不能没有应付各种灾难的数据容灾措施,未雨绸缪是数据容灾的根本。尤其目前容灾在国内才刚刚开始,如何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实现容灾,是客户最关注的话题。VERITAS中国区经理徐永兴就指出了目前很多客户对容灾存在的三个误区。
-
硬盘的备份
2007-12-16硬盘的主要作用是存储数据,但往往由于操作失误,病毒发作,软件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硬盘分区表及存储数据的丢失。如果数据不是很重要也就罢了,可以通过重新分区,格式化等手段将硬盘恢复,可是如果数据对用户很重要,比如辛辛苦苦搞了几个月才完成的图纸和文章,又或是一些财务帐目,那有该怎么办呢?所以,在平时就养成经常备份的习惯,才是最重要的。什么?不知道该如何备份,那么,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
文件区域网络存储标准待统一(二)
2007-12-16在google上搜索万兆存储,102000个结果赫然跳出来。不难推断,用户对万兆存储的关注程度有多深。那么,在现实环境中,万兆存储距离我们究竟又有多远?
-
如何取消硬盘的RAID 1阵列
2007-12-16我的爱机配置为CPU Intel Xeon3.2GHz,主板芯片组Intel E7525,2块160G SATA硬盘,已经组建了RAID 1阵列。如何才能将RAID 1阵列取消而不破坏原硬盘数据啊?
-
数据恢复领域的相关知识
2007-12-16硬盘也称为温盘,其盘片及磁头均密封在金属盒中,构成一体,不可拆卸。而硬盘故障分为硬故障和软故障,下面将着重对其进行讲解。
-
数据迁移技术及应用
2007-12-16您一定看过病吧?也许您不知道,当您病好了之后,您的病历还会完好无损地在医院里存放大约30~50年。据了解,就北京而言,目前几乎所有的医院都把这些病历以纸介质方式存放在病历室中,因为是手工操作,病厉量巨大,每调用一次,要花几十分钟。现在,有一种能让您快速查找病历又无须投入大量资金实施的存储技术开始走俏,它就是数据迁移技术。
-
文件区域网络存储标准待统一(一)
2007-12-16为了适应企业日益增长的档案存取、整合与管理需求,存储市场日益火爆,业者也看好从过去的存储区域网络(SAN),拓展到文件区域网络(FAN)。那么FAN究竟是何物?有哪些优势?未来前景如何?有什么样的发展障碍?
-
RAID 5数据恢复图解
2007-12-16此文均以市面常用的RAID 5 架构为讨论主题。
-
将备份和归档整合起来
2007-12-16备份和归档,无论对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是一个重要问题。首先,信息数据量正在持续快速增长。其次,法律、法规遵从的要求,正对信息数据的保存和保护方式提出新的挑战。
-
面对数据增长加快 分层存储提升投资回报
2007-12-16数据增长速度的加快、新应用需求的增加、对数据存档的监管力度的增大和业务连续性需求,正在让企业的IT预算越来越吃紧,同时也使得其传统存储架构的不足日益显露,而分层存储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减缓这些压力。
分析 >更多
-
Gartner:高性能存储的未来
有关存储技术最新进展的宣传报道一直甚嚣尘上,其中包括三星的Z-NAND以及英特尔和镁光科技的3D Xpoint。Gartner预计,这些创新技术还需要两年多时间才能发挥其全部潜力。
-
交通运输业面临视频监控存储挑战
高质量摄像头的普及与分析功能的改进对数据存储容量提出更多要求。一个高性能数据管理解决方案和存储架构必须能够处理与实时分析相集成的全分辨率视频流,而所有这些都是全天候运行。
-
对Windows Server容器的数据保护改进了吗?
容器已经成为Linux世界的主要产品好多年,而在那个时候,用于备份容器的方法几乎没啥变化。
-
复制数据的存储管理也有缺点 你知道吗
复制数据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数据的无关副本,从而降低存储成本,但它有可能导致性能瓶颈。
电子杂志 >更多
-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容器化你的存储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重点关注容器领域的企业级持久数据存储技术,未来我们将看到使用服务器闪存和新兴的持续性闪存的容器认知缓存,并且和持续存储层相结合。同时,NVMe over Fabrics对存储网络环境的革新有目共睹。另外,复制数据管理(CDM)专注于保护生产数据和改进生产数据副本的管理,正在走向主流。
-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分解技术大揭秘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重点关注分解技术,分解的理念在于用大量计算机来创建出独立的资源池,然后根据需要分配适当的资源组合,从而为各个应用程序提供相应服务。另外,混合云存储将工作负载可选择的部署范围扩展到多个云,并实现令人信服的使用场景,例如异地备份、灾难恢复和云负载爆发。本期电子杂志还将讨论数据中心的硬盘和SSD共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