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
-
磁带机技术详解
2007-12-13无论是硬盘技术,还是光盘技术,都不适合用来进行数据存储备份,只有磁带机技术才真正适合数据存储备份领域。事实上,磁带机技术长期以来一直是首选的唯一的数据存储备份技术,因为磁带介质不仅能提供高容量、高可靠性以及可管理性,而且价格比光盘、磁盘媒体便宜很多。
-
详细讲解容灾技术中的数据一致性(一)
2007-12-13客户对什么是容灾还没有充分的了解,很多人认为容灾系统就是要实现实时切换的备份系统。但建设一整套与生产系统完全一样的容灾系统,无论在成本投资,传输网络,备用系统技术人员储备,全系统维护,等方面消耗大量的资金,人力和时间的投入。
-
揭开重复数据删除技术的神秘面纱(二)
2007-12-13尽管今天单位存储空间的成本不断走低,但企业需要存储或者备份的数据量仍然在持续上涨,导致了企业在磁盘存储空间方面无止境的成本投入。是否能有一种技术或者解决方案能够10倍甚至20的缩减企业数据量,让磁盘备份在容量空间方面的成本能够被更多的企业承受呢?重复数据删除正是近期的一项热门技术,由于可以大幅压缩和删减用户需要备份的数据量,因此让用户和厂商都对此青睐有加。
-
远程备份概述
2007-12-12两种重要的发展趋势正推动着数据朝着远离数据中心的方向发展。第一,出于公司寻求它们的全球扩张和提高区域或当地服务水平的需要,分公司在今天已经变得非常普遍、频繁
-
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的各种错误行为(下)
2007-12-12文章将会给您介绍更多的错误操作行为,其中包括怎么样制定一个备份和数据恢复方案的更多的技术方面。
-
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的各种错误行为(上)
2007-12-12自然灾难使得网管真正意识到使用一种可靠的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方案保证公司业务持续运转的必要性。但很多公司在进行数据备份和容灾时的错误操作使整个方案失效。
-
数据备份拷贝概述
2007-12-12作为最简单的功能,所有的备份都对重要数据产生备份从而保护公司免遭损失、盗窃、失效以及其它不可预见的灾难。所有传统的备份策略都归于慢速磁带或者光介质,但是不能在用户需要的时候及时准备好。而“拷贝”机制则有所不同,它通常将数据复制并放在就近磁盘中或者一个远程存储系统中,这样当原始数据受到威胁时就允许快速数据恢复
-
数据备份软件概览
2007-12-12数据备份通常是在非工作时间进行(比如晚上以及周末),仅仅需要很少的人力,因此数据备份软件经常强调软件使用的自动化。它通常包括跟踪备份时刻表、定时管理转移数据卷到指定的磁盘或者磁带上、处理压缩和防数据重复功能以减少介质的利用并加速备份过程、甚至可以包括加密功能来确保备份数据不受损失或偷盗。
-
在你的备份窗口内进行数据备份
2007-12-12当被保护的数据不断增长时,备份窗口却在不断减少——这样就会让存储管理员被困中间。事实上,“备份窗口”的概念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存在的。当计算机系统忙于为用户处理事务时,实际上是没有时间的;取而代之的是提高利用率和降低利用率的概念。
-
企业内部做离线存储备份
2007-12-12你从这篇文章中可以学到:你可能已经因为安全或者成本的原因考虑在内部处理你长期的磁带介质存储,还将告诉你如何处理磁带以及存储信息。
分析 >更多
-
Gartner:高性能存储的未来
有关存储技术最新进展的宣传报道一直甚嚣尘上,其中包括三星的Z-NAND以及英特尔和镁光科技的3D Xpoint。Gartner预计,这些创新技术还需要两年多时间才能发挥其全部潜力。
-
交通运输业面临视频监控存储挑战
高质量摄像头的普及与分析功能的改进对数据存储容量提出更多要求。一个高性能数据管理解决方案和存储架构必须能够处理与实时分析相集成的全分辨率视频流,而所有这些都是全天候运行。
-
对Windows Server容器的数据保护改进了吗?
容器已经成为Linux世界的主要产品好多年,而在那个时候,用于备份容器的方法几乎没啥变化。
-
复制数据的存储管理也有缺点 你知道吗
复制数据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数据的无关副本,从而降低存储成本,但它有可能导致性能瓶颈。
电子杂志 >更多
-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容器化你的存储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重点关注容器领域的企业级持久数据存储技术,未来我们将看到使用服务器闪存和新兴的持续性闪存的容器认知缓存,并且和持续存储层相结合。同时,NVMe over Fabrics对存储网络环境的革新有目共睹。另外,复制数据管理(CDM)专注于保护生产数据和改进生产数据副本的管理,正在走向主流。
-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分解技术大揭秘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重点关注分解技术,分解的理念在于用大量计算机来创建出独立的资源池,然后根据需要分配适当的资源组合,从而为各个应用程序提供相应服务。另外,混合云存储将工作负载可选择的部署范围扩展到多个云,并实现令人信服的使用场景,例如异地备份、灾难恢复和云负载爆发。本期电子杂志还将讨论数据中心的硬盘和SSD共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