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
-
应用iSCSI整合存储与网络资源(三)
2007-12-05对于用户希望集中存储的需求,除了SAN与NAS融合的解决方案之外,使用iSCSI技术构建IP SAN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光纤通道中的寻址方式是如何实现的(一)
2007-12-05点对点连接:是最简单的拓扑结构允许两节点之间直接通讯。在这里一般是一个存储设备和一台服务器。
-
应用iSCSI整合存储与网络资源(二)
2007-12-05对于用户希望集中存储的需求,除了SAN与NAS融合的解决方案之外,使用iSCSI技术构建IP SAN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应用iSCSI整合存储与网络资源(一)
2007-12-05对于用户希望集中存储的需求,除了SAN与NAS融合的解决方案之外,使用iSCSI技术构建IP SAN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两种方法实现iSCSI Target(三)
2007-12-05要不是GbE 的技术及价格成熟,否则iSCSI 也不会到临,因为以100Mbps的Ethernet 来执行iSCSI 在效率上可说是完全不可行。
-
两种方法实现iSCSI Target(二)
2007-12-05我们完全锁定在如何实现一个iSCSI Disk Array 上,但即便如此,实现方式也依然是形形色色、百家争鸣。
-
两种方法实现iSCSI Target(一)
2007-12-05iSCSI Initiator 可用软件方式实现,同样的iSCSI Target 也行,不过优劣特点也相近,即是偏成本取向且不易达到专属硬件的效能。
-
iSCSI 环境下集群(应用虚拟化)的实现(二)
2007-12-05存储区域网络(SAN)的发展,使得更多的应用系统,可以有效的进行存储集中,更加多的手段来提升数据的安全性。存储虚拟化、服务器虚拟化,可以引申出应用的虚拟化。“应用虚拟化”的实现是通过服务器集群来实现的。对于应用虚拟化这个概念,可以从我们的其它技术文章中看到详细描述。而SAN环境构架,曾经是FC SAN的专利,现在随着iSCSI技术的蓬勃发展,一种基于IP的SAN构架,正在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这篇文章我们从iSCSI环境构架讨论,探讨在 iSCSI环境下,集群(应用虚拟化)的实现。
-
iSCSI 环境下集群(应用虚拟化)的实现(一)
2007-12-05存储区域网络(SAN)的发展,使得更多的应用系统,可以有效的进行存储集中,更加多的手段来提升数据的安全性。存储虚拟化、服务器虚拟化,可以引申出应用的虚拟化。“应用虚拟化”的实现是通过服务器集群来实现的。对于应用虚拟化这个概念,可以从我们的其它技术文章中看到详细描述。而SAN环境构架,曾经是FC SAN的专利,现在随着iSCSI技术的蓬勃发展,一种基于IP的SAN构架,正在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这篇文章我们从iSCSI环境构架讨论,探讨在 iSCSI环境下,集群(应用虚拟化)的实现。
-
存储区域网(SAN)的变更管理
2007-12-05SAN(存储区域网)变更会经常导致错误的产生,并且SAN中的大多数问题都由它引起,其中一些问题在整个存储区域网中都是最难发现和解决的。例如,有人在SAN管理员不知道的情况下断开出毛病的电缆;或者某个存储技术人员在为新卷增加LUN(逻辑单元号)掩码时出现了打字错误,然而管理员在宕机期间才发现该差错。
分析 >更多
-
Gartner:高性能存储的未来
有关存储技术最新进展的宣传报道一直甚嚣尘上,其中包括三星的Z-NAND以及英特尔和镁光科技的3D Xpoint。Gartner预计,这些创新技术还需要两年多时间才能发挥其全部潜力。
-
交通运输业面临视频监控存储挑战
高质量摄像头的普及与分析功能的改进对数据存储容量提出更多要求。一个高性能数据管理解决方案和存储架构必须能够处理与实时分析相集成的全分辨率视频流,而所有这些都是全天候运行。
-
对Windows Server容器的数据保护改进了吗?
容器已经成为Linux世界的主要产品好多年,而在那个时候,用于备份容器的方法几乎没啥变化。
-
复制数据的存储管理也有缺点 你知道吗
复制数据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数据的无关副本,从而降低存储成本,但它有可能导致性能瓶颈。
电子杂志 >更多
-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容器化你的存储
《存储经理人》2017年9月刊重点关注容器领域的企业级持久数据存储技术,未来我们将看到使用服务器闪存和新兴的持续性闪存的容器认知缓存,并且和持续存储层相结合。同时,NVMe over Fabrics对存储网络环境的革新有目共睹。另外,复制数据管理(CDM)专注于保护生产数据和改进生产数据副本的管理,正在走向主流。
-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分解技术大揭秘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重点关注分解技术,分解的理念在于用大量计算机来创建出独立的资源池,然后根据需要分配适当的资源组合,从而为各个应用程序提供相应服务。另外,混合云存储将工作负载可选择的部署范围扩展到多个云,并实现令人信服的使用场景,例如异地备份、灾难恢复和云负载爆发。本期电子杂志还将讨论数据中心的硬盘和SSD共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