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数据的存储管理是一项吸引人的技术,它能通过消除重复数据来降低企业的存储成本。尽管有很多好处,但它也有缺点。
复制数据管理的工作原理是将多个数据副本合并为一个主副本,并可根据需要进行虚拟化或按需使用。因此,该单一的数据副本可能会被多个部门同时使用。
例如,过去开发和测试环境分别拥有一套数据库专用副本,用于各自的测试目的,现在所有团队成员共享一套生产数据库的虚拟化副本。这种方法消除了对多个数据库副本的需要,但也意味着对主数据库副本的I/O需求将会更高,因为更多的人在使用它。
要避免复制数据管理相关的性能瓶颈,关键是使用能够应对性能需求提高的存储硬件。通常的对策诸如使用负载均衡来平衡存储流量,使用高带宽的存储连接并把数据分布在大量磁盘上。当然使用全闪存阵列或分层的存储架构也是有用的。
考虑复制数据存储是如何处理数据的,这一点也很重要。某些复制数据管理产品允许管理员将数据分布到多个卷上。 因此,对于需要大量IOPS的数据库副本,管理员可能为它创建专用卷。
与之相反,有些复制数据管理产品则会把所有主数据副本放置到单个存储库中,这样的实现通常仅适用于小型企业。
复制数据存储管理的另一个潜在缺点是,由于它消除了数据冗余,因此在发生数据损坏的情况下,它可能会导致关键数据丢失。避免这种情况的最佳做法是使用存储复制创建另一个数据副本,最好放在云端或远程数据中心。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相关推荐
-
存储经理人2017年3月刊:固态闪存之现状
《存储经理人》2017年3月刊重点关注固态闪存之现状:闪存阵列是否有更大的提速空间更多地取决于周围的基础架构。本期《存储经理人》还关注更多存储解决方案,比如存储测试平台Interocitor,以及面向DevOps的存储革新。另外,还分享云存储以及混合云等热门话题。
-
全闪存的崛起与混合存储的没落
全闪存阵列凭借着价格及性能优势逐渐超越混合存储阵列,成为大多数企业客户的优选,而这类客户的需求又不仅仅局限在高性能计算一个方面。
-
Violin Memory宣布破产
12月中旬,全闪存厂商Violin Memory提交破产申请,将在下个月寻求出售资产。经历了多年的财务困境,Violin最终走向破产。
-
NetApp:将凭借全闪存和融合阵列打开超融合市场
关于NetApp在超融合方面的营收情况,NetApp CEO George Kurian持乐观态度并表示,NetApp准备在全闪存方面冲击10亿美元的年终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