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接触Memblaze是看到TechTarget美国评选的“最应该关注的十大存储创新公司”时中国初创厂商Memblaze的名字赫然在列。而如今的Memblaze已经完成了运营体系和产业合作生态圈的创建,将NVMe SSD在中外合作伙伴中推广下去。今年五月份发布PBlaze4系列PCIe SSD产品后,在日前的GITC2015大会上,Memblaze再次发布FlashRAID——一款针对NVMe SSD数据保护、存储管理系统,实现了拥有了从硬件到软件全面的SSD解决方案。
整体布局,打造NVMe生态圈
从2011年3月正式发布到现在,NVMe接口标准已经从论坛热词落地为新的SSD生态。NVMe接口标准的诸多优势,如性能的数倍提升、降低延迟、高IOPS、自动功耗状态切换以及可扩展能力已经被广泛认可。主流的服务器厂商都已推荐使用NVMe标准的PCIe SSD;操作系统也已集成了NVMe驱动。此外,众多存储、网络等领域的厂商也相继加入到了NVMe的生态中。
Memblaze一直以来都是拥抱NVMe的态度,根据Memblaze CEO殷雪冰的介绍,Memblaze将进行支持NVMe的全面的系统级布局,包括硬件SSD产品Pblaze IV、软件产品Flash RAID,未来还可能有更多的规划。
Plaze IV,努力做到性能与稳定兼备
Memblaze在今年五月发布的PBlaze 4系列PCIe SSD是全面拥抱NVMe的一款产品,PBlaze 4支持的是NVMe1.1标准。
Memblaze闪存产品部VP张泰乐介绍说,PBlaze 4是Memblaze推出的第四代SSD,是性能和稳定性兼具的新一代产品。
PBlaze 750系列拥有800GB-3.2TB不等的容量版本,并且各容量版本均有2.5英寸硬盘和插卡两种外形规格。C950为6.4TB(裸容量为8TB)全高半长的大容量插卡版本。
PBlaze 4系列PCIe SSD性能提升到4.0GB/s的读带宽及2.5GB/s写带宽,800K随机读IOPS及250K随机写IOPS。为了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PBlaze4产品系列通过优化MemSolid技术,为数据可靠性提供技术保障。为了提高闪存寿命,PBlaze4采用了pSLC技术,它是闪存类型MLC的变体,具有SLC高寿命和高性能双重特点。同时,PBlaze4支持热插拔,维护起来更为方便。

目前,PBlaze 4已经拥有了上下游的诸多合作伙伴,已经逐步建立起了NVMe生态合作体系。

FlashRAID:为高速存储介质而生的数据保护、存储管理系统
在GITC2015大会上,Memblaze推出了一款软件产品——FlashRAID,以解决NVMe SSD应用面临的新挑战。Memblaze研发经理吴忠杰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吴忠杰表示,全面拥抱NVMe后,应该考虑很多新的问题——如何保证NVMe SSD的数据可靠性;如何充分聚合系统中多块NVMe SSD的性能和容量;如何简化服务器中NVMe存储的管理。
Memblaze研发经理吴忠杰
高速存储介质SSD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如软件BUG、内存故障、互联故障、磁盘故障、CPU故障……在数据保护方面,用户也面临很多挑战,如长时间数据重构导致数据可靠性降低,数据故障导致业务性能不稳定,高速存储介质缺乏数据保护、管理系统。
吴忠杰介绍,FlashRAID是业界首款针对NVMe的数据保护系统,也是一款普适NVMe SSD的软件系统。它能够解决用户面临的两大问题,一是可靠性问题,二是性能问题,如下图:

FlashRAID不但解决了传统存储的痛点,如长时间数据重构和不一致的用户访问性能,还将简化存储管理。
目前,FlashRAID 1.0产品已经上市,并可广泛应用于通用服务器。随着NVMe技术的发展,FlashRAID也会随之升级,并在NVMe SSD数据保护领域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相关推荐
-
NVMe over Fabrics如何改变存储环境?【深度】
新的NVMe接口和协议为存储性能和架构开辟了光明的未来。接下来我们将了解NVMe是什么以及与其他协议有什么不同。我们还将探讨NVMe over Fabrics对存储网络环境的革新。
-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分解技术大揭秘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重点关注分解技术,分解的理念在于用大量计算机来创建出独立的资源池,然后根据需要分配适当的资源组合,从而为各个应用程序提供相应服务。另外,混合云存储将工作负载可选择的部署范围扩展到多个云,并实现令人信服的使用场景,例如异地备份、灾难恢复和云负载爆发。本期电子杂志还将讨论数据中心的硬盘和SSD共存问题。
-
为全闪存数据中心做好准备
公司应该抛弃硬盘,将数据中心完全装上闪存,供应商已经解决了旧的SSD问题,比如磨损时间和成本。
-
Gartner:高性能存储的未来
有关存储技术最新进展的宣传报道一直甚嚣尘上,其中包括三星的Z-NAND以及英特尔和镁光科技的3D Xpoint。Gartner预计,这些创新技术还需要两年多时间才能发挥其全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