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TCO分析

日期: 2008-03-10 作者:子航 来源:TechTarget中国

  固态硬盘(SSD)被誉为几年来最重要的PC创新。但是由于SSD乍看起来很昂贵,因此一些人怀疑它们的企业计算价值,但当你仔细分析总拥有成本(TCO)时,这就变得十分清晰。


  首先,谈一谈企业笔记本中的存储空间问题。由McKinsey & Company 在2007年进行的一次调查发现,70%左右的企业专业人员在他们的笔记本中只需要60GB或更少的硬盘。随着128GB SSD现在出现在市场上,数量越来越多IT经理考虑将这项技术提供给出差或偶尔在家办公的雇员使用,PC供应商则通过提供更多的配备SSD选件的笔记本做出回应。配备SSD的服务器和桌面机也将随之而来。


  事实上,由于SSD没有运动的零件,极其耐用,几乎不发热,并且比大多数转动的硬盘驱动器具有更好的性能,因此它们迅速赢得世界各地的支持者。


  一旦企业IT经理进行全面的SSD TCO分析(其中,TCO被定义为整个PC产品生命周期发生的费用,不仅考虑购买成本,而且还包括与维护和故障时间相关的费用),对它的更大的兴趣是可期的。


  SSD的价格是硬盘价格的10倍左右,这将令许多IT决策者犹豫不决。但是有很多使用SSD将导致节省费用的领域,包括网络PC,并最终出现在网络服务器中。


  最大的节省可以归结于SSD无与伦比的可靠性。上面提到的McKinsey研究报告估计,44%的公司每年遇到的笔记本硬盘故障率在5%到10%,而另外37%的公司每年遇到10%以上的笔记本硬盘故障。


  从业务流程停顿角度看,这些故障引起的停机时间费用高昂,但这些费用还应当包括当每位拥有发生故障PC的雇员不能工作时损失的时间和产量。例如,一位每小时收费数百美元的咨询师或律师将在几个小时内收回SSD的成本。此外,还存在与用于更换损坏硬盘和恢复丢失的数据的IT资源相关的可观的劳动力成本。另外,SSD不会出现碎片,因此可以避免额外的性能下降和相关的去除碎片的延迟。


  除了可靠性增益外,SSD还带来巨大的性能好处。例如,笔记本PC的引导时间将提高1倍左右,应用启动时间快0.5到2倍。读/写性能可以提高4倍。对于服务器和存储设备,SSD带来的好处取决于应用,但是与高端硬盘驱动器相比,SSD性能增益平均为每秒输入/输出操作提高两倍左右,尤其对于随机读任务。


  由于这些性能增益,一个SSD具备取代4块或更多硬盘的潜力,从而在减少成本的同时提高服务器生产力。应当指出的是,SSD的平均故障时间间隔是200万小时,而一般硬盘的平均故障时间间隔为300,000小时。


  功耗也是IT决策者应当考虑的一个因素。笔记本中的SSD的耗电量比硬盘低30%,从而将便携机电池寿命延长10%左右,并且当应用在企业服务器中时,可以节省大量的电力。此外,SSD不像硬盘那样发热,因而减少了与冷却相关的费用。


  为了在分析过程中帮助决策者,Samsung公司提供了一种笔记本PC TCO计算器。这种工具询问笔记本数量、硬盘故障率、系统平均价格、更换周期、IT服务费用以及其它因素的基本信息,而且如果你没有具体的成本分析数据的话,它提供行业平均值。计算器输出在笔记本中采用SSD的总费用、相关的节省以及笔记本的总TCO。计算器甚至将各种成本和生命期节省转换为图形格式。


  进一步的费用节省可以随着SSD激发开发新的设计而变得切实可行。SSD不存在外形上的限制。它们不必去适应2.5英寸硬盘传统的模型或者甚至硬盘的形状。例如,闪存芯片可以直接安装在主板上,或安装在双列直播内存模型上。


  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和笔记本创新的进步,SSD将推动探索像新一类“微型、键盘可折叠”笔记本这样的工业设计,甚至企业存储库的新选择。


  今天,SSD成为一种IT购买者不能忽视的考虑因素。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作者

子航
子航

相关推荐

  •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分解技术大揭秘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重点关注分解技术,分解的理念在于用大量计算机来创建出独立的资源池,然后根据需要分配适当的资源组合,从而为各个应用程序提供相应服务。另外,混合云存储将工作负载可选择的部署范围扩展到多个云,并实现令人信服的使用场景,例如异地备份、灾难恢复和云负载爆发。本期电子杂志还将讨论数据中心的硬盘和SSD共存问题。

  • 为全闪存数据中心做好准备

    公司应该抛弃硬盘,将数据中心完全装上闪存,供应商已经解决了旧的SSD问题,比如磨损时间和成本。

  • 超融合技术之近况

    超融合存储降低了总体拥有成本,简化了安装,并为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做好准备。那么,你是否应当全面拥抱超融合系统呢?简而言之,答案是肯定的。

  • 硬盘容量也可调?美光玩出“新花样”

    企业级数据中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革新传统 IT,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工作负载和具体的应用找到最适合的闪存和硬盘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