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普及前景堪忧 云存储成最大障碍

日期: 2010-04-14 来源:TechTarget中国

  在去年年末到今年年初,大大小小存储厂商都开始推出自己的SSD新品,并都以低价来拉拢消费者。2009年12月8日,希捷推出首款固态硬盘Pulsar,存储容量可达200GB;紧接着2010年3月8日,西部数据推出首款面向消费者市场的2.5英寸固态硬盘产品系列WD SiliconEdge Blue。至此,全球两家最大的机械式硬盘制造商都推出了自己的消费级固态硬盘,这被看作是SSD固态硬盘从企业级市场向消费级市场拓展的风向标。

  业界对于SSD能否取代HDD传统硬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谁都看得到,SSD当前高昂的售价阻碍了其向消费级市场拓展的速度。希捷首席财务官Patrick O’Malley表示:“我们不会给出有关SSD硬盘的收入预期,不过目前来看,这仍然是一个很狭小的市场,这一点毫无疑问。”在笔者看来,SSD固态硬盘的普及至少不会发生在今年。

  从NAND成功替代DRAM的过程,你或许能够看到SSD的演进路线。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普及的NAND刚开始存储容量比DRAM小很多,但是遵循摩尔定律的NAND以一年两倍容量提升的速度,迅速在容量上超过DRAM。与此同时,随着像苹果iPod、iPhone等,手机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热销,NAND的销量开始直线上升。最终帮助NAND闪存价格不断下降,成功取代了微硬盘。NAND的演进路线图让我们看到了新存储技术替代旧存储技术主要是三个方面,其一是容量上的超越;其二,是有强势厂商的批量采用;其三是规模经济带来的价格下降。

  当前业界对于SSD的观点一致朝向价格高、容量偏低的问题,而且对于消费者来讲,SSD的价格与所带来的高效并不成比例,因此目前SSD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服务器和存储系统这两块注重性能与功耗的利基市场。不得不说,相比HDD传统硬盘,SSD优势和劣势同样明显。尤其是价格容量比低得令人发指,所以SSD在消费级市场上对HDD的替代性仍受到广泛质疑。

  或许有人会说,虽然成本是制约SSD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但是行业里也并不是没有反例,Atom与ARM在上网本上的竞争就是最好的例子。功耗高、价格高的Atom之所以能够在上网本上大大超越ARM主要还是因为英特尔的强势,可以号令更多的OEM厂商集体使用。但是,到底谁来成就SSD?依据SSD在高性能、低功耗方面的优势,用它作为移动上网设备的存储设备是可行的。假若便携式笔记本电脑厂商与平板电脑厂商集体采用SSD,用于扩展这些产品的容量,必然能够给SSD带来规模效应,从而降低成本。但遗憾的是,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SSD至少在今年内仍无法给厂商们在消费级市场一个选择它的理由。

  根据Gartner公布的数据,2009年固态硬盘的销量为28万块,销售额为4.5亿美元;预计2010年销量可达80万块,销售额接近10亿美元;2013年销量将达530万块,销售额为19亿美元。目前SSD消费级产品正在朝着2.5美元/GB的目标挺进。因此,当前SSD还没有完全具备替代其它存储器的三个条件:容量、强势厂商、成本。一旦三个条件同时成立,SSD在消费级市场普及自然水到渠成,这至少需要三年时间,但或许三年之后人们都将开始拥抱云存储了。这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不是吗?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相关推荐

  • 如何应对私有云部署时的障碍?

    构建私有云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因此前期的规划是至关重要的。策略的改变和硬件选择只是后期可能出现的一些挑战。

  • 私有云相对更流行的公有云和混合云有什么优势?

    在选择部署云存储时,不要忽视私有云的优势。安全性、成本和迁移的简易性使其成为一个可行的选择。

  •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分解技术大揭秘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重点关注分解技术,分解的理念在于用大量计算机来创建出独立的资源池,然后根据需要分配适当的资源组合,从而为各个应用程序提供相应服务。另外,混合云存储将工作负载可选择的部署范围扩展到多个云,并实现令人信服的使用场景,例如异地备份、灾难恢复和云负载爆发。本期电子杂志还将讨论数据中心的硬盘和SSD共存问题。

  • 为全闪存数据中心做好准备

    公司应该抛弃硬盘,将数据中心完全装上闪存,供应商已经解决了旧的SSD问题,比如磨损时间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