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数据需求的迅猛增加,存储系统的瓶颈越发明显,传统机械硬盘已经无法满足要求,而这一切随着固态存储时代的到来而改变。事实上,作为一项技术,固态存储早已有之,不过在传统硬盘尚能“游刃有余”的情况下其性能优势并不明显,加之昂贵的成本,固态存储一度被限制用在军事、航天等特殊领域。
当然,曾经被冷落的固态存储并没有甘愿做历史画卷中的一粒尘埃,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技术攻坚,在传统磁盘存储性能陷于停滞不前的今天,最终从幕后走到了台前。过去一年是固态存储很忙的一年,不只是消费级硬盘产品的热销,也迅速获得了企业级应用系统的认可,而随着固态存储技术的发展和闪存价格的持续下降,率先试水全闪存部署的先锋者从中尝到了甜头,固态硬盘的普及已是大势所趋。就此,笔者认真梳理了过去一年里TechTarget存储最受欢迎的固态存储技巧,甄选了其中五篇文章,以期为有意采用固态存储技术的读者们提供些许方向。
No.1 固态存储最佳实践
导读:固态存储技术已经彻底改变了消费电子产品,几乎替代了所有小型消费电子设备的旋转式磁盘,比如移动电话和平板电脑,并且成了超薄笔记本电脑的标准配置。现在,在数据中心也同样可以感受到固态存储带来的优势。
No.2 固态存储性能测试
导读:厂商总是鼓吹他们提供的固态存储系统可以提供百万级 IOPS 的读写功能。用户很难理解所谓的百万级IOPS读写功能的具体涵义,以及它们与目前的存储性能有何关联。为此,我们对固态存储性能进行测试。
No.3 全闪存阵列解析:SSD的类别和缺陷
导读:固态存储技术已逐步渗透入服务器、混合存储阵列以及缓存设备的应用中,不过新兴的全固态驱动器阵列正在开始进入高性能存储系统市场。本部分从SSD之间的差异和缺陷等方面介绍全固态驱动器阵列技术。
No.4 如何选择新兴SSD产品
导读:快速发展的固态硬盘存储市场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选择,从全固态硬盘存储系统到基于服务器的闪盘缓存设备,再到混合阵列,里面既有合适数量的固态硬盘,也有传统的磁盘。本文对选择更为合适的设备提供帮助和参考。
导读:尽管许多系统都准备在其固态硬盘中使用DRAM芯片,但企业级固态硬盘(SSD)还是最常见的基于NAND闪存技术的产品。另外,还有许多公司开始在他们的系统结构中混合使用这两种技术。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相关推荐
-
为全闪存数据中心做好准备
公司应该抛弃硬盘,将数据中心完全装上闪存,供应商已经解决了旧的SSD问题,比如磨损时间和成本。
-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分解技术大揭秘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重点关注分解技术,分解的理念在于用大量计算机来创建出独立的资源池,然后根据需要分配适当的资源组合,从而为各个应用程序提供相应服务。另外,混合云存储将工作负载可选择的部署范围扩展到多个云,并实现令人信服的使用场景,例如异地备份、灾难恢复和云负载爆发。本期电子杂志还将讨论数据中心的硬盘和SSD共存问题。
-
闪存在企业中的用途原来有这么多
NVMe协议和NVDIMM,进一步释放了闪存的潜力。随着成本下降(每GB价格不断刷新最低值记录),高性能闪存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用途也再次发生变化。
-
最大容量11TB——Memblaze PBlaze5 PCIe NVMe SSD惊艳3D闪存界
一直在PCIe SSD市场辛勤耕耘的Memblaze正式推出新一代PBlaze5 PCIe NVMe SSD产品,采用企业级3D-TLC NAND,最高容量达11TB,将推动闪存市场实现质的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