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感知存储的到来(一)

日期: 2015-05-19 翻译:李冠楠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今天的存储是无知的。大多数情况下,它是数据的收容所。随着我们生产更多数据,我们只会购买更多的存储再把它填满。我们不知道是谁在某一时间占用了何种存储,什么应用占用存储并采用的流氓行径,何种以及有多少敏感信息被存储,被谁移动或访问等等。基本上,我们对于存储阵列内所发生的一无所知。

我夸大事实了吗?是的。但只是一定程度的。毕竟,这些都是事实。

我们能够从今天的存储阵列中提取信息吗?是的,我们可以。但是你必须采用各种厂商的无数的工具,并且需要大量的工作才能够将有价值的信息从存储中提取出来。过程如此醉人,大多数用户都选择了放弃。在一些情况下(合规性或治理),外部软件通常以昂贵的费用和大量的时间用来提起相关信息。

如果所有的数据都被编目索引会怎样?分析都是内置并实时的,数据保护成为存储的固有部分,探索和发现都将成为阵列不可分割的功能?这种程度的感知将成为范例,并且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管理、保护和使用数据的方式。

数据感知存储的由来

所以说为什么今天能够去发展数据感知?答案很简单:闪存技术、虚拟化。过去,上述进程会极大的影响主存储性能,而现在,我们能够嵌入很多智能而不影响性能及服务质量。

如果实施正确,数据感知存储可以降低违规风险并改善治理。它能够将目前很多人工处理的管理流程自动化。它能够深入观察存储被充分利用的程度。它能够提前作出判断,无论是合规还是容量还是SLA的性能。
数据感知存储必须尽力满足以下属性:

不断增强感知能力。系统必须存储和学习更多关于设备上的数据内容和属性。像是有关服务质量、文件属性、应用感知能力的元数据强化,其他还包括实时的数据扫描,检索上下文模式和关键字。

实时分析。对于这些系统来说,只是收集加强的元数据还不够。系统必须提供强化分析的即时更新,以便管理员或策略引擎在事件发生之前有所反应。

高级数据服务。除了报告所存储数据的分析结果,系统还必须提供额外的数据服务,基于不断增长的感知能力以期更好的投资回报。

开放可访问的API。系统还必须为高级数据感知和特性提供开放的API。随着时间过去,工业标准的API将会出现并支持更多流行特性,这就像是亚马逊S3数据协议成为标准的过程。

1 | 2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翻译

李冠楠
李冠楠

TechTarget中国存储组主编。

相关推荐

  •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分解技术大揭秘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重点关注分解技术,分解的理念在于用大量计算机来创建出独立的资源池,然后根据需要分配适当的资源组合,从而为各个应用程序提供相应服务。另外,混合云存储将工作负载可选择的部署范围扩展到多个云,并实现令人信服的使用场景,例如异地备份、灾难恢复和云负载爆发。本期电子杂志还将讨论数据中心的硬盘和SSD共存问题。

  • 闪存在企业中的用途原来有这么多

    NVMe协议和NVDIMM,进一步释放了闪存的潜力。随着成本下降(每GB价格不断刷新最低值记录),高性能闪存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用途也再次发生变化。

  • 最大容量11TB——Memblaze PBlaze5 PCIe NVMe SSD惊艳3D闪存界

    一直在PCIe SSD市场辛勤耕耘的Memblaze正式推出新一代PBlaze5 PCIe NVMe SSD产品,采用企业级3D-TLC NAND,最高容量达11TB,将推动闪存市场实现质的跃迁。

  • 存储经理人2017年6月刊:在融合时代,重新定义存储

    《存储经理人》2017年6月刊重点关注融合时代的存储技术,探讨企业如何做到灵活敏捷,以在由软件定义的存储与数据中心建立起的全新时代保持竞争力。随着成本下降,高性能闪存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用途也再次发生变化。另外,带你深入了解云灾备,例如在购买灾难恢复服务时,如何权衡预算和功能。最后,海量的数据同样需要管理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