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快照技术遍布于市场上几乎每一个存储系统,但却并未得到充分使用。很多数据存储经理每个数据卷可能只保持几个活跃的快照,而存储系统一般有能力存储上千个。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出于对快照技术弹性的合理忧虑。 然而,快照是能够克服这些弹性问题的,并且在备份、数据保护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克服单一系统 利用存储快照技术作为基本数据保护设计的最大挑战在于系统本身的脆弱性。基本上,如果存储系统出现问题,那么伴随它的快照也将不正确。最终,快照就只能作为恢复损毁或删除数据的一种方法,别无其他。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另外一项在现代存储系统中司空见惯的技术来解决——快照复制。
尽管通常作为异地拷贝数据的有效方……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然而,快照是能够克服这些弹性问题的,并且在备份、数据保护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克服单一系统
利用存储快照技术作为基本数据保护设计的最大挑战在于系统本身的脆弱性。基本上,如果存储系统出现问题,那么伴随它的快照也将不正确。最终,快照就只能作为恢复损毁或删除数据的一种方法,别无其他。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另外一项在现代存储系统中司空见惯的技术来解决——快照复制。尽管通常作为异地拷贝数据的有效方式,但它还能被利用来拷贝数据到数据中心的第二存储系统,或者远端的第三系统。
十年前,除了数据中心,要提供这样一种解决方案的成本是无法想象的。而现在,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诸如软件定义存储这样的流行概念,对于各种规模的组织来说,这样的设计均切实可行。
架构自我保护的主存储
这种三存储系统方案能够在存储更新期间得以实现,使用同一供应商提供的两个现场存储系统和一个站外存储系统。如果时机不适合存储更新或是存在大量的现有资产,那么像是SDS或是存储虚拟化的产品就要派上用场了。它们允许不同存储系统间的复制。
第二现场系统并不一定要作为后备。相反,负载能够被分给两个系统并且在系统间快照能够交叉复制。第三系统(在灾难恢复端)需要有足够的容量来接受两个现场系统的数据。
在这种设计下,任何三系统的崩溃都不会中断数据访问。更重要的是,所有的数据都处于活的状态,意味着一个应用可通过简单的指向服务器或虚拟机到替代的存储系统来恢复。
快照数量
接下来的问题是:这种模型能扩展多大?现代存储系统和软件能够维持上千快照,但当快照不计其数时在其中查找数据将变得困难。不像传统备份应用,快照技术一般不包含复杂的元数据追踪工具,无法提供每一份快照包含的信息。
容量消耗也是个挑战。尽管快照是有效节省空间的,但它们确实占据一部分空间,特别是进一步远离活跃数据集。考虑到这些现实,全天候的快照数量应该有限并维持几周的时间。
快照能够作备份吗?是的。它们要满足前端数据保护的迫切希望并且提供服务器或存储系统故障时的快速恢复。对于长期保留,备份应用和深度存储技术像是高容量磁盘、云或磁带都能用到。
作者
作为Storage Switzerland的主席和创始人,拥有超过25年的美国数据中心存储解决方案经验,见证了RAID、NAS和SAN等技术的诞生,记录了多数据中心、虚拟化、云服务和用户移动性对存储实践的影响。是目前现代数据中心唯一有资格提供有关备份、恢复和数据保护的深刻见解的专家。由于他丰富和宝贵的经验,他也成为TechTarget出版物的贡献者。
相关推荐
-
快照管理工具增加了智能数据管理功能
Catalogic Software的ECX 2.6产品在快照创建和管理方面针对DevOps增加了许多实用的功能。
-
【高层访谈】Commvault CEO谈GDPR准备工作、Ransomware、区块链
GDPR、勒索软件(ransomware)、区块链(blockchain),以及厂商的合并与拆分已经改变了数据保护市场。Commvault的首席执行官Bob Hammer分享了他的建议。
-
实现勒索软件恢复?离线备份来帮忙
随着勒索软件威胁的盛行,启动公司保护战略的一个方法是确保关键数据的备份与主存储断开连接。
-
GitLab删库300G事故敲响警钟:如何寻求专业的数据保护机制?
Gitlab一位操作员为解决一个恶意攻击的问题,误删除了主数据库的数据,最终导致300GB的文件只剩下4.5GB。这件事故为我们敲响警钟:如何寻求专业的数据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