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sion-io:技术+战略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日期: 2014-03-12 作者:吴迪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近日,闪存明星厂商Fusion-io在京召开媒体会,与去年秋季的小型沟通会不同,除了2013年5月走马上任的Fusion-io总裁兼首席运营官Lance Smith以及Fusion-io大中华区总经理张子西两张熟悉的面孔外,我们还见到了去年底刚刚加入Fusion-io的新任全球运营执行副总裁Ian E. Whiting以及刚刚上任四个星期的亚太与日本地区副总裁Charlie Foo。很显然,在2013年5月Fusion-io前任CEO David Flynn以及CMO兼联合创始人Rick White宣布离职后,Fusion-io一直在寻找新的领导班子,并加强技术和战略调整。近期的见面会,Fusion-io展示出了一个志在必得的精神面貌。

技术仍然是Fusion-io的生存之本

发展到今天,闪存本身已经是被用户普遍接受的技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使用闪存帮助企业加快业务应用的速度。那么,接下来,用户需要的就是精准定位、技术过硬、价格合理的产品。

Fusion-io从去年开始就对客户进行了划分,分为互联网用户、大型企业用户以及中小企业用户,并根据客户类型,进行了产品的划分和定位。

Fusion-io产品划分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部署在服务器端的PCIe系列产品以及位于图片下端的于2014年初最新发布的两款阵列产品——ION Accelerator全闪存阵列以及ioControl混合阵列。

在媒体会上,Lance Smith对NAND闪存技术发展现状以及Fusion-io在NAND闪存方面的积累进行了解析。

Fusion-io总裁兼首席运营官Lance Smith

Fusion-io总裁兼首席运营官Lance Smith

Lance表示,NAND存储发展到今天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其潜在故障、损耗、干扰、滞留及非对称访问问题。Fusion-io采用自身的直通式分层存储技术以及在虚拟存储层的其他技术优势实现了自身闪存产品的低延时和高性能。面对NAND闪存不足的问题能够实现自行处理;实现每个芯片/裸片性能最大化;具有自我修复、数据安全、以及PCI-E连通性;避免HDD/SSD基础设施的隐患;采用新型NAND存储方案,能够获得高存储密度和经济效益。

Fusion-io重塑全球策略

新任全球运营执行副总裁Ian E. Whiting表示,Fusion-io具有领先的产品,现在更需要崭新的营销策略。Fusion-io将根据大型企业、互联网公司和中小企业的不同需求,提供适于从服务器到存储系统一IT构架的独特闪存解决方案。

Fusion-io全球运营执行副总裁Ian E. Whiting

Fusion-io全球运营执行副总裁Ian E. Whiting

在新的营销策略中,Fusion-io强调“销售模式”、“合作伙伴的优势”以及“企业DNA”三大主题,以合作伙伴为本,与原始设备制造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与合作伙伴的协同销售。目前,Fusion-io除继续保持与思科、戴尔、富士通、惠普、IBM以及SuperMicro的良好合作关系以外,还与中国本土服务器厂商联想以及台湾电脑公司广达展开了合作。另外,为进一步打开中小企业市场,Fusion-io将持续加大渠道投资。


Fusion-io亚太与日本地区销售副总裁Charlie Foo

亚太与日本地区副总裁Charlie Foo在介绍亚太区情况时表示,中国是Fusion-io看好的市场,中国的城市化、云应用的发展、政府的支持以及数据中心的全面建设都会带动闪存的需求,Fusion-io会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合作,帮助合作伙伴及自身取得成功。

结语

根据TechTarget的年度趋势预测,2014年的闪存市场将是各个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传统IT巨头IBM、惠普、戴尔、思科、EMC,还是新兴初创厂商Violin Memory、PureStorage等都希望在这个市场上分一杯羹。面临如此激烈的竞争,Fusion-io要想取得成功,可谓是七分靠实力,三分靠运气。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作者

吴迪
吴迪

2008年入职TechTarget,负责旗下存储网站、网络网站和安全网站的内容建设,长期关注企业级IT技术发展。发表大量原创作品,同时带领编辑团队推出电子杂志《存储经理人》。

相关推荐

  •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分解技术大揭秘

    《存储经理人》2017年8月刊重点关注分解技术,分解的理念在于用大量计算机来创建出独立的资源池,然后根据需要分配适当的资源组合,从而为各个应用程序提供相应服务。另外,混合云存储将工作负载可选择的部署范围扩展到多个云,并实现令人信服的使用场景,例如异地备份、灾难恢复和云负载爆发。本期电子杂志还将讨论数据中心的硬盘和SSD共存问题。

  • 闪存在企业中的用途原来有这么多

    NVMe协议和NVDIMM,进一步释放了闪存的潜力。随着成本下降(每GB价格不断刷新最低值记录),高性能闪存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用途也再次发生变化。

  • 最大容量11TB——Memblaze PBlaze5 PCIe NVMe SSD惊艳3D闪存界

    一直在PCIe SSD市场辛勤耕耘的Memblaze正式推出新一代PBlaze5 PCIe NVMe SSD产品,采用企业级3D-TLC NAND,最高容量达11TB,将推动闪存市场实现质的跃迁。

  • 存储经理人2017年6月刊:在融合时代,重新定义存储

    《存储经理人》2017年6月刊重点关注融合时代的存储技术,探讨企业如何做到灵活敏捷,以在由软件定义的存储与数据中心建立起的全新时代保持竞争力。随着成本下降,高性能闪存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用途也再次发生变化。另外,带你深入了解云灾备,例如在购买灾难恢复服务时,如何权衡预算和功能。最后,海量的数据同样需要管理技巧。